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外资投入将保持稳定增势
商务部19日披露的数据显示,6月当月,我国吸收外资152.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7%。1至6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和吸收外资的金额分别增长了12.5%和5.1%。此前,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16年全球吸收外资将会出现10%至15%的下降,从全球吸收外资已经出现明显下滑的背景看,我国FDI半年报成绩仍算不错。
吸收外资的结构变化值得关注。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服务业已经取代制造业成为我国引资的“主力”。2013年,我国服务业吸收外资的比重首次超过制造业,此后这一趋势愈加明显,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引资占比已经高达70.4%,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于制造业。具体来看,服务业中的高科技领域,以及制造业中的高端制造业成为引资的重点领域。
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国际机构的调研显示,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从外商投资企业新设立和增资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资依然具有投资潜力。数据显示,1至6月,新设立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外商投资企业380余家,增资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210余家。投资额较大的企业所属行业既有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电池、飞机零部件、集成电路和芯片等研发生产的制造业,也包括医疗、养老、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服务业。
由此可见,外商投资企业在华并未形成所谓的“撤离潮”,而是在总体增长的背景下,资金具体投向出现了调整。
伴随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链条上环节的攀升,我国吸收外资的优势也发生了变化,正从低成本优势转向综合优势。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看重的不再只是生产要素的低价格,智力因素、产业链配套、市场空间、经济增长潜力等可能才是真正吸引他们投资中国的因素。
因此,一部分低端生产环节的外资企业转移出去,同时高附加值、高端环节的外资进来,这样“有进有出”的调整,是必然的过程,也是我国吸收外资从量增到质增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毕竟,吸收外资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国内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
当然,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所说,并不代表我们不重视制造业吸收外资,相关部门也已经在酝酿鼓励产业在国内梯度转移的相关政策,希望不仅是服务业利用外资能够有较大的增长和优化,同时也吸收更多的制造业到中国投资,特别是高端、高新技术方面的制造业。
就在19日上午,国务院发布文件在四个自贸实验区内调整51项法规,确认了涉及娱乐演出、旅游服务、钢铁、汽车等多个领域的开放,为自贸试验区内的进一步开放以及今后相关开放经验的复制推广扫清了法律障碍。
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引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劳动力等成本攀升等使得我国FDI增长确实面临很多压力,不过也正是基于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再加上系列外资政策的效应也会进一步显现,下半年我国吸收外资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外资 制造业 服务业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