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致公党常德市委社情民意被湖南省政协采用

2016年07月22日 11:22 | 来源:常德政府网站
分享到: 

由致公党常德市委办主任陈勇任反映的关于《“校园欺凌”呈现五大趋势令人担忧》,被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办公厅编印的第28期(总第2518期)社情民意采用。该社情民意中反映:校园期凌事件频繁见诸媒体,引发热议。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去年媒体曙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就多达40余起,其中某些案件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令人卢瞠目结舌。从当前暴露的现象来看,“校园欺凌”事件呈现出五大趋势,令人担忧。

低龄化趋势。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以去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为例进行分析,发现75%发生在中学生中间,其中初中生占42.5%。以往,“校园欺凌”当事人群体中,高中生占多数,现在,初中生和小学生开始增加,无论是施暴方还是受害人,都呈现低龄化趋势。

群体性趋势。目前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形式上大多表现为“多对一、多对多”,折磨措施一般与性、身体侮辱等有关,女生和留守、流动儿童屡成“主角”。

反复性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32.5%的中小学生偶尔被欺负,6.1%的中小学生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是:一方面,学生因为长期在校被欺凌,往往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另一方面,长期反复的校园欺凌极易引发极端发泄。

网络化趋势。以往,“校园欺凌”比较隐蔽,个别学生对同学进行敲诈勒索、侮辱折磨等,大多选择比较隐蔽的时间和空间,并且事后一般不公开炫耀。从目前校园欺凌事件的网络爆发态势来看,欺负人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成了“能耐”,甚至通过网络公开。有的学生在网上约架,发个帖子,写好时间地点,然后双方找人群殴;有的学生对于施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喜欢把暴行拍成视频上传互联网,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有的施暴者通过论坛、微信、微博等对受害人进行言语攻击,或上传受害人隐私、被侮辱的照片、视频等行为对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除了暴行本身,暴力通过网络达到“二次传播”,对受害者伤害极大。

残忍化趋势。回顾近几年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施暴者的施暴行为正变得“花样频出”,性质愈发恶劣。从几年前的殴打、扇耳光,发展到了如今的烟头烫、拔头发、吸食粪便、筷子插下体等,施暴手段越来越残忍,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编辑:秦云

关键词:致公党常德市委 湖南省政协 社情民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