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光与影背后的古董相机收藏
1827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了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张永久性的照片;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其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而其拍摄用的相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徕卡M3原型机
东风相机
自此以后,摄影器材的不断完善更新成为摄影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00多年发展,到1975年,美国发明家罗彻斯特在纽约的柯达实验室中完成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的发明。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到21世纪,数码照相的技术日臻完善,并大量普及,传统相机被大量取代,胶片相机逐渐退到幕后,进入古董收藏领域。
中国的古董相机收藏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直至90年代,相机收藏群体已有一定规模。近年来,收藏古董相机的藏家越来越多,但相比欧美市场,国内藏家对于老相机的收藏和拍卖尚处于不断摸索和开拓阶段。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徕卡相机可以说是古董相机中的翘楚。自1913年奥斯卡·巴纳克发明第一架徕卡相机至今,徕卡相机走过超过百年历史。其不仅成为摄影爱好者的首选,也是收藏家眼中的艺术品。
2010年,一部徕卡MP2黑色版就拍出过40.2万欧元的高价,2011年6月,一台88岁“高龄”的德国产徕卡相机,以创纪录的100万英镑拍出;2012年5月维也纳的一场拍卖会上,一部早期徕卡相机拍出了170万美元的高价,成为当时最为昂贵的照相机。
2012年秋拍,北京保利首次引进“科技古董”这一收藏概念,形成以相机为主的摄影器材和古董车为主的拍卖专场。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古董相机等收藏品逐渐走入公开市场,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新兴领域。
当然,在相机收藏领域中,除徕卡外,其他古董相机同样惹人瞩目。欧洲品牌哈苏、禄莱、蔡司,日本的尼康、佳能,以及国产的红旗、东风、紫金山等也有许多人追捧。
对于初入门的收藏者而言,相机的品牌知名度是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在国产相机收藏领域,海鸥120双反胶片机和青岛SF系列双反胶片机,是国内古董相机收藏的入门品,价格低廉,入手较快。而德国的禄莱双镜头反光相机、日本的玛米亚Tower双闪系列等,则是国际品牌的入门机。
而相对稀有的相机品种,产量小的相机更易保值,与字画、邮票、陶瓷、青铜器、钱币等等相比,古董相机是货真价实的孤品。比如国产的“七一”相机当时只生产了2台,红旗20只有200台左右。此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相机也值得收藏。比如海鸥501相机的收藏意义在于其身上深刻的“文革”烙印。
可以说,古董相机是赝品最少的藏品,似乎每台相机都有钢印编号可查,追溯比较容易。但由于其涉及光学、力学、材料学等多项专业知识,鉴赏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收藏经验。因此,收藏门槛相对比较高。
目前,国内古董相机收藏领域刚刚起步,其保存也相对比较难,保存不当很容易影响其收藏价值。因此,收藏古董相机需要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耐心。文/董宛清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古董相机 收藏 古董收藏 徕卡 东风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