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既“输血”又“造血”

浙江东阳市统一战线创建同心·实践基地纪实

2016年07月28日 10:47 | 作者:孙新萍 陈巧颖 张丽青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前不久,民盟市基层委员会的教育综合支部与中共吴宁四校党支部共同建立了“党盟同心·实践基地”。截至目前,东阳市已有10个“同心·实践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创建“同心·实践基地”,是中共东阳市委统战部倡导的一项活动。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和统战团体利用人才、智慧、资金等自身优势资源,在基地里实践,更好地服务群众、助力科学发展。这项活动还获得了全国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入围奖。

“自身所能”对上“群众所需”

各统战单位在选定基地和筹谋计划前,都深入实地走访调研,把群众所需、基层所愿与自身所能有效结合,有规划推进。

农工党市委会四成成员是医生。结合这一优势,农工党市委会于1988年就与市聋哑学校牵手结对。成立基地后,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农工党市委会都要组织医疗专家为师生义务体检,还捐赠体育器械、生活用品,捐建心理沙盘室和蒙特梭利教室等。

民盟市基层委员会于2014年创建了“春蕾同心·实践基地”。两年来,民盟市基层委员会先后开展了双方教师共同参与的“同课异构——让课堂活起来”“让烛光照亮更多的孩子”捐赠仪式、“翰墨飘香”书法活动等。

民建市基层委员会在东阳技校建立基地,设立“思源奖学金”和“创新奖”,每年出资4万余元,多形式、多层面、多渠道帮扶东阳技校学生掌握技能、拓展就业渠道,并开展本地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调研及课题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除了“输血”还要“造血”

不少“同心·实践基地”是在早期结对基础上成立的,各统战单位在基地成立后,更加重视长期规划,既“输血”又“造血”。

三单乡阁溪村庙后是民革市基层委员会的“同心·实践基地”,从1997年刚开始时的送粮油、衣物等,到后来的送牛羊、送良种,建茶叶基地、香榧基地、玉米制种基地,共资助260多万元。如今,田地山林的产出,让庙后村民富裕了……民革市基层委员会还先后在六石街道裘家岭村、南市街道复夏小学成立基地,“同心·实践”不断扩延。

六石街道红树林影视外景基地和北后周肇庆堂是统战团体市创联会、市网联会、市知联会六石分会联合创建的“同心·实践基地”。统战团体计划植入产业,三年内设立套餐式微电影拍摄体验区、浙江省首个全地形车体验区、真人CS体验区等项目,以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实践中“自我成长”

在“同心·实践基地”推进过程中,统战成员也在进步成长。

白云初中是民进东阳支部的“同心·实践基地”。会员吴晨辉在一次送书画活动中说:“没想到白云初中学生的书法写得那么棒,我也得加强学习了。”

今年3月以来,统一战线积极响应市委打响“环境革命”持久战的号召,在智力、资金、活动、监督四个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勇当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九三学社马春炜说:“参与过程中,自己对环境革命认知提升了,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也加强了……”

统战单位“同心·实践基地”建设今年要实现全覆盖。据初步统计,近两年来,统战单位共组织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76场次,其中项目帮扶12项,技术帮扶16项,困难群体帮扶480余人次,捐款捐物290余万元,实现从无序到规范、从单一到丰富的转变,积极助推了强市名城两富两美建设。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东阳市 统一战线 同心·实践基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