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40余年只露“半边脸” 南京元代梅瓶神秘度直追“蒙娜丽莎”
自四十年多前首度公开展示,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江苏省国宝的代表之一“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梅瓶,就只露过“半边脸”。“严禁走出国境,严禁展示背面,严禁称重……”今天,记者获悉,在国家文物局举办的网络“人气文物榜”中,这尊精致无比的元代梅瓶,在种种禁令保护之下,神秘程度直追世界级艺术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受网友热捧,位列中外人气国宝前三。
国宝级文物“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自40多年前首度公开展示以来,公众就只能看到“萧何”这一面。 吴小宝 摄
纤秾适宜,这件名器是迄今出土青花瓷器中保存最完好、艺术价值最高的元代青花瓷精品之一。 细节截图 摄
在南京市博物馆楼顶的“珍宝馆”中,记者看到了这件无价国宝。隔着一米远的警戒线,这座“身高”44厘米的大型梅瓶“萧何月下追韩信”被安置在一个靠墙的展柜中,只有正面对着参观者。
在瓶体正面,是汉高祖麾下名相萧何,头戴官帽,长髯飘飘,神情焦急地策马扬鞭,追赶逃将韩信;记者分别从瓶体两边尽力来看,右侧尽管看不到韩信,却可看到韩信所牵骏马;而左侧则依稀可见河中一叶扁舟上,艄公持桨挺立船首,等候客人上船。
“从上世纪70年代它(梅瓶)第一次对公众展示,当时的老师傅就交代,‘只展正面,背面不对外’,这么多年来,梅瓶只露过‘萧何策马追’这半边,而‘韩信’那半边,则一直在神秘的背面不曾向公众展示过。”南京市博物馆总馆办公室主任吴阗告诉记者,梅瓶的核心位置共有三组“连环画”,描绘的是《史记》中“萧何慧眼识英雄、月下追韩信”的经典场景。“三组画面中,萧何求贤若渴、韩信徘徊踌躇、梢公悠闲自得,三人的心态和地位都得到细腻传神的展示,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顶级水平。”
不过,为防止仿制,国宝的保管单位严格规定:仅一面可以公开展示,即使在介绍画册中,也只出现过“韩信”的局部小图,“甚至还在细节处PS过”;同时,这座梅瓶也被列入不得走出国门展示的国宝名单。“甚至不能给其称重,因为瓷器的重量是鉴定瓷器真伪的一个重要数据。”吴阗解释。
在种种禁令保护之下,这座国宝级艺术品,还是向参观者展示了其历经数百年依然秀丽无双的美貌:器身通体满绘青花图案,白釉处肥厚莹润,青料则浓艳幽茜,整件器物通体释放出幽幽的宝石般色泽。
“纤秾适宜,可以说,这件梅瓶是迄今出土青花瓷器中保存最完好、艺术价值最高的元代青花瓷精品之一。”吴阗说。
据了解,这件宝贝的来历也颇有曲折。1952年,南京文物保管委员会(今南京市博物馆前身)在进行文物普查征集时,一些古董商向工作人员说起了一桩传言,“有一位商人从盗墓者手中购得一只瓷瓶,是不可多得的宝物,据传是从南京江宁将军山的一处墓葬中盗得。”此后,这位传言中的古董商最终向政府交出了这件宝贝,就是如今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当年盗得梅瓶的墓穴,在1959年也被专家证实,系明太祖朱元璋养子、明朝开国功臣沐英之墓,“根据专家的推测,这件元代的名器,何以出现在明代的墓葬中,有可能是朱元璋赐给沐英的。”吴阗介绍。
在2005年的伦敦拍卖会上,一件名为“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大罐就被拍卖到2.3亿人民币的天价,艺术价值和体积都远高于其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早被业内专家戏称,就算出价十亿元也不卖。
“不过,也希望有更多民众了解这件国宝的迷人之处。”据悉,为了配合国家文物局的“人气文物榜”的展示活动,从28日起至8月5日,南京市博物馆将举办为期一周的“邀请市民看国宝”,公众关注“文话南京”微信公众号和“@南京市博物总馆”微博后并投票,就可以免费看国宝,近距离观赏这座“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梅瓶。(记者 申冉)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南京元代梅瓶 半边脸 蒙娜丽莎 国宝 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