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2016年08月02日 15:32 | 作者:吕志雄 | 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 

北京市近日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5大民生行业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不少政府便民电话“打不通”或者“没人接”,政府便民电话合格率为60%。其中,公安局得到100分满分;民政、地税、农业、旅游委等单位得分则不及格。(见7月31日《新京报》)

便民电话要便民,不是加上个“便民”二字就真的便民了,还要看其真实的效果如何。墨子在讲其认识论时提到一个判断标准:“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就是说,判断一个事情的好坏,就是要看百姓真实感觉,百姓感觉得到益处是好,感觉不到益处的就是不好。打不通或没人接的电话会给百姓什么样的感受?笔者曾遇到夜间噪音扰得睡不成觉的情况,打了网上公布的几个举报电话,结果是有两个电话没人接,有一个接了,却说这事夜里处理不了,笔者当时真是心灰到极点,也愤怒到极点。或许很多人比笔者脾气好,然而,当一个人满怀希望地打一个电话,打一次不通,打两次没人接,连番几次,即使脾气再好,怕也会生气,最起码会对这电话失去信任。打不通、没人接的便民电话,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不仅起不到便民作用,还会伤害百姓情感,也会损害政府形象,不整治真不行。

首先要像北京市这样来个暗访调查,弄清楚便民电话到底是生机勃勃还是半死不活,或是变成了“僵尸”。其次还要出台便民电话的考核办法,把便民电话的接通、记录、处理结果等情况列为考核指标,好的奖,差的罚。总之,要用严格规范的管理、快捷处理的机制,保证百姓通过便民电话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取得百姓信任,直正让便民电话有亲民的温度、便民的活力。(吕志雄)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北京 便民电话 打不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