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肖远骑:坚毅的孩子最美丽

2016年08月03日 09:23 | 作者:肖远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对于多数只有一个孩子的中国父母来说,孩子的教育没有经验可言,实现他们的梦想,就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

培养孩子,要注意的事情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健康的人格,养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做成一件事的顽强的毅力。

大多数人都读过《西游记》这本书,玄奘历经17年,行程5万里,走遍100多个国家,他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返回长安以后,又用20年时间翻译出1335卷。玄奘能打仗吗?但中国历史上又有几人比他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慈悲的情怀,是具备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专注于理想看淡荣辱得失的气度。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在北大读书时,直到大学四年级毕业时,他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他有良好的心态和意志力,他曾反复说:“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努力。”在他毕业典礼上,他说了一段让很多同学都记住的经典的话:“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5年干成的事情我干10年,你们10年干成的我干20年,你们20年干成的我干40年。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80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俞敏洪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他的成功和他的持之以恒的毅力密不可分。

上世纪初,有一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家,但他的琴拉得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他的父母为他请了一位老琴师。一天,老琴师把这位“完全没有造就”的孩子带到了自家的花园,老琴师讲:“世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像玫瑰和含羞草,但他们同样在阳光下开放,同样是成功的……”老琴师的话使这位少年茅塞顿开,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20年后,这位少年成了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他就是影响世界的伟人———爱因斯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海伦·凯勒、贝多芬等等他们的先天条件决定了他们可能是没有出息的,陈景润、蒲松龄、爱迪生、巴尔扎克等他们上学时的表现也不像“有出息”的样子,但他们却做了“有出息”的人都难以做到的事。他们的成功源于什么?一句话,健康的人格、坚强的意志。

曾经,我的一位学生,带着他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来我家里来看望我。她对我说:“肖老师,您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是个又瘦又小的黄毛丫头,怎么办啊?”我说:“孩子多少岁?”“10岁。”“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她学习成绩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我告诉她:“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只有你们都有成长的毅力,她就能成功。”

2014年,等高考结束以后,我的这位学生带着一个亭亭玉立的漂亮女孩子来到我家,甜甜地叫我“师爷爷”。她高兴地说,“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我说:“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还高,比你还漂亮,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我的学生说:“当时我真的着急,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的。都是听您的话,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坚持的毅力。”

“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哲学家西塞罗曾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我始终认为:教育是很美丽的。我们的教育,应该秉承接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的教育理念,在探寻生命意义的同时,实现我们的教育价值。当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价值的,它必须是生命在场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又一个的鲜活生命。因此我们先要倾听众生命的呼唤,然后自己参与进去,与之对话,在精神的互动、共振中享受着生命的欢乐;然后沉静下来,进入生命的沉思与追问;最终要走出书本,直面生活,进行生活的实践、生命的创造,实现生命的自主、人生的开放。这样你就感受到教育的美丽所在,而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孩子心头永远有这样的美丽。

一句话,培养孩子,首先要给他健康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学科研联合体副理事长,著有《教育的天空》)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肖远骑 坚毅的孩子 教育 培养孩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