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赵殿伟:在生活中培养毅力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培养一个做事充满激情,永不言弃的孩子?还是在“别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中挣扎,拥有满腹经纶却不知理想为何,更不懂得如何去为梦想坚毅努力的孩子?
科学家巴斯德就曾这样说,“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我认为,家庭教育,重在培养孩子受用一生的“生命动力”。而毅力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生命动力”。
玩耍中练毅力:
蹲马步与“千片”拼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曾在一位少林宗师门下学习了武术。对于女儿,我并未刻意教她学武术,而是有意让她们做一些基本功的练习。武术的基本功练习,是非常磨炼人的性格和毅力的。比如蹲马步,前三分钟非常难以坚持,会不停地想要放弃。但是一旦坚持过五分钟,就会非常轻松。我鼓励女儿不断挑战自己,最后女儿挑战蹲马步最长的时间是40分钟。
有一次,我给女儿买了一副“千片”拼图。好几千片组合到一起,才能够拼出整幅完美的图。每片非常相似又各不相同,拼图过程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不停思考,难度很大。我鼓励孩子:如果你真的能够拼图成功,爸爸就带你去北京,到八达岭长城!这一下激发起了女儿强烈的愿望,凭借着巨大的毅力和耐心,女儿成功完成了拼图。当最后一片拼好的时候,孩子特别开心。让孩子享受为了梦想,而不断付出努力,永不放弃所获得的成就感,这个过程是非常幸福的,但很多孩子都半途而废了。
阅读中练毅力:
闹市读书与阅读效率培养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有一次专门带了两个女儿去沈阳最大的商业区里,那里的环境非常嘈杂。帮她们选好最喜爱的书后,我让她们自己在这里读,自己去采购。其实,整个过程里,我都在悄悄地关注着孩子们读书,她们读得很认真。关键的是,一定要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训练专注力。
周末去图书馆,我和孩子们商量:你们喜欢读什么书,自己来挑。大女儿选了两本书。我悄悄掂量了一下这两本书的阅读量:预计三天可以读完。便规定两天时间把它们读完。女儿欣然同意。由于是孩子喜欢的书,又定有目标和要求,孩子都能够愉快地按时完成。后来,两个女儿都养成了快速阅读的习惯,读一本书,我可能还没看到1/3,她们就已经都看完了。
学习中练毅力:
“睡眠轰炸法”与兴趣“数学宝”
为了培养孩子毅力,同时又能学好英语,我发明了“睡眠轰炸法”。睡前,女儿总要把录音机放在枕边,在声音恰到好处又不影响他人睡眠的前提下,听着英语睡觉。我给女儿设了一个有趣的目标:“要有毅力,不停地听,最好把录音机听坏了,再买更好的。”这种兴趣的引导下日复一日的“磨耳朵”,为女儿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功底。
对孩子毅力的培养,还体现在数学学习上。我们夫妻俩都是文科出身,担心孩子理科不足,所以就专门为女儿买了“儿童数学宝”激发兴趣。我和女儿的约定是像爬山一样,把上面所有的数学题做完。在整个过程中,对女儿的每一次进步,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断地奖励给女儿一些“惊喜”,不着痕迹地培养女儿的耐心和毅力。我算了一下,这些题目算起来有几万道。凭着坚持和兴趣,二女儿12岁时就拿到全美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少儿组冠军,完全打破了“龙生龙,凤生凤”的教育惯例。
如今,大女儿已经以出色的学业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在美国亚特兰大州律师事务所跨行任职重要职位;二女儿今年刚刚于哈佛大学物理专业修完学业,在密苏里州的一所物理研究所顺利入职,成为其中仅有的两名女性研究员之一。有朋友问起她们成长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时,她们会说,“毅力是爸爸给我们最好的生命礼物,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在经过永不放弃的坚持后成为了可能。”“我热爱现在所做的事情。多坚持一点和永不言弃的态度和习惯,让我能够直面生命中的磨砺,也总能帮助我把梦想变为现实。”
每个生命的种子都是美好的,每个孩子天生都热爱自主学习,但巨大的差异在于:孩子有无毅力,学习激情能否长久保持。家庭中,在发现和发展孩子兴趣的前提下,培养孩子的毅力,保持孩子内在自主学习的发动机持续运行,直至养成习惯,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课。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爱福生国际学校副校长、原美国教育部特聘的五位华人教育家之一。)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赵殿伟 培养毅力 家庭教育 坚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