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失传近400年山西孟家井窑绞胎瓷“复古”出窑
从明代便失传的孟家井窑绞胎瓷10日带着130度的余温出窑,这是当地历经8年研究、复原古法技艺后,首次大批量烧制绞胎瓷。
太原美术馆馆长王鼎介绍绞胎瓷。 胡健 摄
76岁的冀田福手捧着新烧制的绞胎瓷。 武俊杰 摄
沿着太原东山方向走十几公里的山路,便是孟家井村。在山西古代瓷窑历史中,尤以北部的浑源窑和中部的孟家井窑名声在外。此次烧制的绞胎瓷有19块瓷板和4个瓷盘,是当地于2015年成立绞胎瓷传习所后,批量烧制最多的一次。
76岁的冀田福是太原孟家井村的第三代烧瓷人,如今他也是传习所的一员,为的是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每天早晨4点就出门干活,6个小时他要捏3000个瓷碗。从小受家里的影响,也当过一段时间学徒。因为这个工艺十分复杂,窑厂搬迁后我就回家种地了,烧瓷的手艺,就再也没捡起来。”冀田福回忆道。
太原市美术馆馆长王鼎是个地道的“瓷迷”,从2008年在孟家井村发现金元时期的绞胎瓷碎片后,便以一年30趟的频率往返于市区和孟家井村之间。8年时间,王鼎收集材料、调研、收集瓷片标本、了解制作工艺。2013年,孟家井绞胎瓷制作技术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据《永乐大典》记载,“瓷窑在榆次北六十里孟家井。按《晋阳志》云,窑五十座。”孟家井村东北100多米处山坡上有窑神伯灵庙,庙中明弘治三年(1490年)重修碑记中记载:“榆次县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民大率约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
王鼎介绍说,根据史料记载,孟家井窑创烧于宋代,元、明为其鼎盛期,至清代产量减少,民国仍在烧制。但绞胎瓷从明代之后就再无踪迹,从出土的文物和史料记载中看,绞胎瓷已经失传了将近400多年。
2005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中国古代窑址标本展览,从上起东汉,下至明清的各地窑址中遴选了140个古代著名窑址,孟家井窑名列其中。1959年和1962年,山西考古工作者在孟家井窑遗址进行两次调查挖掘,窑址所存瓷窑和瓷片不仅为孟家井窑烧造史提供实物依据,且对研究北方金元时期瓷器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绞胎瓷传习所吸引了不少研究生、大学生加入研发、制造,实现了量化烧制和新品研发。预计每年会吸纳3名传承人,将这项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记者胡健)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孟家井窑绞胎瓷 明代 失传 复原古法技艺 绞胎瓷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