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竞技体育竞的不是模样
任何关注奥运游泳赛事的人,都不会不知道美国的菲尔普斯和我们的宁泽涛。若论长相,两人没得比。菲尔普斯的那对大耳朵,首先就显出了其身体结构“比例失调”的一面,而我们的宁泽涛则拥有俊朗的外形,因此还罩上了“国民偶像”的光环。但是,若论成绩,两人同样没得比,只是这回要颠之倒之。菲尔普斯在本届奥运会上已经夺得4枚金牌,从而使自己的奥运金牌总数达到22枚,成就了前无古人的成就。而被我们寄予厚望的宁泽涛,在已经参加的两个项目中都没有游进决赛。
竞技体育要竞的,不是运动员的模样。然而,我们的众多视野对宁泽涛的关注,都是他的模样,用的都是诸如“小鲜肉”一类我这代人所不能理喻的词语。真是舍本逐末。当下两相对照,菲尔普斯诠释出的才是一个伟大运动员所理应展现出的竞技之美,因之也英气逼人。同样,在本届奥运会上非常值得尊重的还有日本体操运动员内村航平。我们在电视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内村航平也与靓仔无涉,但是他不仅成功卫冕了男子体操个人全能金牌,而且自2009年世锦赛以来,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男子个人全能项目中从未输过,达成“八连霸”的伟业。而我们在喀山世锦赛上一鸣惊人、本次被寄予厚望的宁泽涛,可以用昙花一现来形容,所谓“从急速崛起到快速崩塌”,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进而想到《伤仲永》。崩塌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赛前的广告风波,是否预示着宁泽涛已经不能专注于体育?是否已经放弃了对“更高、更快、更强”的执着追求?
如今流行所谓“颜值”,不拘行业、领域,“颜值”高低先成了一把度人的尺子。实际上,圣人如孔子也在这方面摔过不小的跟头。他反思自己当年的两件失误之事,一件是“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再一件就是“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宰予和子羽都是孔子的学生,前者即白天睡觉而被孔子指责“朽木不可雕也”的那位。宰予“利口辩词”,能说会道,把孔子给蒙住了。后来宰予为临淄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因而“耻之”。子羽即澹台灭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他比孔子小39岁,“状貌甚恶”,孔子不大喜欢。灭明“欲事孔子”,孔子找个借口,“以为材薄”,使之“既已受业,退而修行”。后来,灭明先生有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影响甚大,孔子才知道自己当年真是看走了眼。在罗浮山炼丹终老的葛洪,应该是知道这件事的,其著作《抱朴子》在说到“人技未易知”时,强调绝对不能以颜值取人:“士有颜貌修丽,风表闲雅,望之溢目,接之适意,威仪如龙虎,盘旋成规矩。然心蔽神否,才无所堪,心中所有,尽附皮肤。口不能吐片奇,笔不能属半句;入不能宰民,出不能用兵;治事则事废,衔命则命辱。”这句“衔命则命辱”,基本上把行行业业来了个一网打尽。如果嫌葛洪说的艰涩,那么再看看《世说新语》里“有美形”的王敬豫,有一次去向他当丞相的爸爸王导请安,爸爸说了句“阿奴恨才不称”,那是感叹儿子徒有其表。
“国民××”的帽子已经漫天飞舞了不短的时间,“××”还可以代之以“女婿”“老公”之类,对此我有一种本能的厌恶。这种所谓“国民××”,与芮成钢等的“代表门”只有五十步与百步之别。竞技体育竞的不是模样,不要再为所谓运动员的“颜值”趋之若鹜。既曰竞技体育,就是向运动极限的挑战。诚然我们不该把金牌看得太重,也需要傅园慧式的风趣,但是也不能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成绩满不在乎,变成自家享受所谓运动乐趣。过犹不及,前人已有谆谆教诲。(潮 白)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竞技体育 奥运 游泳 菲尔普斯 宁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