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四年谋一“建” 老街做模范
安徽黄山市政协持续建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日前,一场意义特殊的座谈会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学者和黄山市相关人员一道,就“屯溪老街综合提升项目方案”开展进一步磋商。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2015年11月份召开的黄山市政协六届十五次常委会议。会议上,“启动老街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被郑重地写入建议案中,150万徽州儿女对老街胜景重现的期盼正式起航。与此同时,持续四年之久的黄山市政协对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的建言之举,也落下了关键一子。
老街,指的是屯溪老街,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一条完整保存徽州传统建筑群的街区,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在黄山人的眼中,她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街区,更是展示徽文化的重要窗口。
201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示范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自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上升到国家战略部署后,黄山市委、市政府先行先试,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市政协调研发现,由于地域范围、行政体制、资金项目等诸多原因,与其他国家战略的实施相比,示范区发展相对滞后。为扎实推进《规划纲要》的实施,黄山市政协将“加快屯溪老街改造提升,发挥其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引领作用”作为六届十五次常委会议研究的专题。
黄山作为世界旅游胜地,是人类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市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必须率先起步,发挥示范作用。”黄山市政协主席毕无非说道。
此次会议上形成共识:屯溪老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便捷的交通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经过全力打造提升,完全可以作为龙头,在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事实上,早在《规划纲要》正式批复前,黄山市政协就开始了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言工作。
2012年8月,跨越安徽7个地市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被写入《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在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上报国务院批复过程中,黄山市政协于2013年11月召开资政会,就示范区规划建设协商建言。在会议形成的建议案中,包含了“赋予黄山先行先试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改造提升屯溪老街”等30条建议。
《规划纲要》批复后,黄山市政协积极围绕示范区建设的相关话题开展了极有针对性的深入调研。
2014年3月,黄山市政协召开“徽州古建筑保护与利用”专题协商会;2016年4月26日,黄山市政协再次召开界别协商会,围绕创建传统文化片区、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等献策助力。至此,围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相关话题,连续四年被推上了市政协协商议政的平台。(胡方玉 黄永晖 李苏君)
编辑:薛鑫
关键词:黄山市政协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建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