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既留得住又活得好:750个古村落获中央财政支持
2016年,我国有750个中国传统村落列入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它们犹如闪亮的明珠,以鲜明的特色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然而,这些古村落目前大多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让古村落娇容展现于世人面前,既“留得住”又“活得好”,无疑还有许多功夫要去做。
其一,是要强化认识,高度重视保护工作。很多古村落虽然进入国家保护的名单,但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目前大多还处于自然生存状态,有的古村落因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房屋已日渐毁坏,甚至坍塌毁灭。有效保护和开发古村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着独特的难题。当下,尤其需要进一步强化意识,深刻认识古村落的文化价值以及保护好古村落的重要意义,进而增强对古村落保护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应积极推进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其二,是要强化行动,善于挖掘古村落文化宝库。古村落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文化宝库,它蕴藏着乡村历史遗存的精神资源和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记忆。因此,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全面调查、搜集、记录和保存与古村落相关的文化符号,深入挖掘其中所蕴涵的丰富民间文化。无论是文字、影像、视频,都有助于古村落文化的留存和延续,这些工作在当下应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其三,是要善于协调居民利益,整合各方力量。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涉及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充分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参与,这是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成功的关键所在。如今古村落的村民对保护家园的意识都比较强烈,甚至会主动要求保护他们的古民居。从情感上而言,这是祖先们留下来的,是村庄的荣耀,他们对自己居住的村庄有极深的感情。同时也说明,村民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比以前强了。这是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有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村民的配合,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的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是能够取得很好成效的。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过,古村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好众多特色显著的古村落,当代人责无旁贷。将人与文化作为最终落脚点,着力提升村落保护的延续性和内生动力,古村落定会获得健康良好发展的机会。期待这方面的工作在各地取得实质性进展。(梁德荣)
编辑:陈佳
关键词:既留得住又活得好 750个古村落 获中央财政支持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