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被难民政策改变的德国 能克服挑战从中受益吗?
中新网8月23日电 据外媒报道,一年前的2015年夏天,这样的画面深深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一条长长的队伍似乎没有终点,男人、女人、孩子,大多数来自叙利亚、阿富汗和伊拉克,徒步沿所谓"巴尔干路线"向北方前行。2015年8月3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说:"我们能办到。"一句话刻画了她的难民政策核心。
如今,这一政策是否改变了德国?如果是,又是以何种方式?德国国民是怎样想的?受德国之声委托,调研公司infratest dimap在8月15日至17日之间对约千名有选举资格的德国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根据乐观估计,对难民的照顾每年需要150亿欧元。首先必须有食宿,之后要融入社会,必须学习德语、接受培训。这就需要老师,以及接收难民儿童的学校和幼儿园。德国的教育和福利体系是否会因此不负重荷?近半数受访者都认为是的。
特别是右翼民粹党派"德国选项党"(AfD)的支持者赞同这一说法。不赞同的只有15%。
如果会说德语、受过培训、有工作能力,那么,在德国市场的就业前景应当是不错的。德国面临巨大的老龄化压力。每100个失业者面对的是近200个专业技术人员缺口。难民能填补劳动力的缺口吗?
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在德国,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和电子占经济总量的20%。但在难民所来自的国家,这些工业并非传统行业。因此,他们并不具有相关的工作能力与资格。尽管如此,仍有近半数受访者认为,德国经济会因移民的到来而得到加强。
同样,"选项党"支持者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也并不认为难民的到来会带来劳动力方面的好处。十分之九的人持此看法。
无论支持何种党派,较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及净收入较高的德国人认为,难民会对德国经济有利。而50岁以上、中学学历的德国人则倾向于不赞成这一说法。
除了对经济之外,难民的到来也对德国社会产生影响。如今,特别在大城市已经更多元。未来还将进一步加深。德国人认为这是件好事吗?

在这一问题上,不分党派,仍是较年轻、受到较好教育的德国人欢迎多元社会。他们也反对将默克尔的难民政策与恐怖袭击数量增加挂钩。受访者越年长、受教育水平越低,越倾向于认为,德国未来将发生更多袭击。
"选项党"支持者只有7%认为,德国未来不会再发生恐怖袭击。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德国人对默克尔的难民政策褒贬不一。只有"选项党"和绿党的支持者观点高度一致。"选项党"绝大多数支持者认为,德国政府的难民政策会带来消极后果。约四分之三的绿党支持者则认为,德国能克服挑战,并从难民的到来中受益。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难民政策 德国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