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天太热市民不愿出门 成都外卖小哥月入破万(图)
原标题:天太热市民不愿出门 成都外卖小哥月入破万(图)

8月24日中午,成都荷花池市场帮人送餐的专业“送饭工”。
连日的高温烤人,走在路上都嫌烫脚,成都人热得“缩边边”,平时尽量躲在空调房里,很多人连吃饭都懒得出去。
高温烤验下,也催生了“懒人经济”,大家都嫌热不想出门,但吃饭问题必须解决。如果想吃得舒心,又不愿晒成“黑娃”,成都外卖小哥和送饭工的生意,自然就火了。
天气太热,外卖小哥一天就能送50单,最拼的小哥,月薪能超过一万。而在成都荷花池还有一群“送饭工”,饭菜放在木盘里,再用头顶着木盘,健步如飞,穿梭于市场和饭馆之间。
外卖小哥高温助涨月入破万
最近,成都高温不退,为免受日晒之苦,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叫外卖,就连不少单位离家近的人,也纷纷加入叫外卖的队伍。
一家外卖网络平台的送餐员陈先生告诉记者,进入高温天气以来,他每天几乎忙得脚不沾地,不是在送外卖,就是在去送外卖的路上。“每天的送餐高峰期一般在中午11:30到12:30之间。”他说,平均每天一个外卖小哥要送30单以上,最多的一天能送50单。
对于网传的月薪过万,另一位外卖小哥直言,收入高低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订单的数量、地区的分配、订单范围的远近等。
他举例说,每天工作9小时,送单40-50单,每单派送范围约5公里,每公里派送费以2元计算,再加上高峰期的小费,目前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连日的高温,让外卖行业水涨船高,“这个月收入应该能超过1万元。”他坦率地说。
送饭工头顶木盘健步如飞
其实,除开骑电马儿的外卖小哥,成都还有另外一些“送饭工人”,他们送饭的方式,是把饭菜放在木盘里,再用头顶着,挨家挨户送。
在成都荷花池市场,每天中午都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头顶着一块特制木盘,木盘上重重叠叠放着菜和米饭,轻则几斤,重则十多斤。
他们一边疾走,一边尽力平衡身体,灵活自如地往返穿梭于市场外的餐馆与市场内的摊点之间。他们靠帮人送餐为生,人称“送饭工”。
8月24日中午,成都气温达到35℃,烈日下,华西都市报记者跟随一位送餐大哥,全程走了一趟。虽然头上顶着个大木盘,但送餐大哥却走得很快,一颗颗黄豆大小的汗珠,从他脸上不断滴落,全身的衣裳,也被汗水迅速打湿。
这一趟,他为4位顾客送餐,来回走了近2公里,送一份菜挣2元,一碗饭挣5毛。他说,虽然天气热,但生意好心里还是很高兴。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智 实习生吴林昊摄影刘陈平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成都 外卖小哥 月入破万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