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19名非洲学员四川“取经”学竹编 冀造福本国民众
原标题:19名非洲学员四川“取经”学竹编 冀造福本国民众
中新社眉山8月25日电 题:19名非洲学员四川“取经”学竹编 冀造福本国民众
作者 徐杨祎 王鹏
“回到加纳后,我会把在这里学到的竹编技艺教给身边的人。”55岁的道格拉斯告诉记者,两个月的学习时间很紧张,不够用。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的青神县,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竹资源非常丰富。农家房前屋后,沟边山坡遍布竹子。走在村间公路上,目之所及,多被竹子覆盖。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近1000年前,北宋著名文学家、眉山人苏东坡写出了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对竹子的喜爱。苏东坡在年轻时期,曾在青神县中岩书院读书。或许就是在青神县漫山遍野的竹林中,他发出了“无竹使人俗”的感慨。
酷暑8月,位于青神县的中国竹艺城内,竹林苍翠,不时传来鸟叫虫鸣。69岁的竹编大师陈云华,迎来了一批与众不同的学员。他们全部来自加纳共和国,大多数是加纳国内企业的负责人,将在这里度过两个月的时间,学习竹编技艺。
来到竹编培训室,记者看到,19位加纳学员,分成四组学习编织小竹篓。跟两周前刚来时的生疏相比,此时他们的动作熟练了许多。几位竹编老师不时指点他们编织时的注意事项。
为何要万里迢迢,从西非来到中国四川学习竹编技艺?道格拉斯说,在加纳,竹制品和藤制品很常见,竹制家具也有着广泛的市场。“但是,我们的质量不够好,做得很粗糙。”道格拉斯表示,正因如此,他们希望在中国学到更精致的竹编技艺,带回国内。
谈及学习编织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道格拉斯表示,由于自己之前从未接触过平面编织,因此一开始有点困难。“但是老师们教得非常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我现在觉得越来越好了。”道格拉斯如是说。
每天教授学员的陈云华,对这群特殊的学员也有自己的感受。他告诉记者,学员们刚来到竹艺城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几天之后,看到自己经过培训,编织出的精美竹制品,热情高涨。
“现在他们中午也不休息了。”陈云华说,每天学习编织的时间达到十多个小时。“有些学员,晚上也会加班练习。”
学员们每周学习结束,都会写下自己的收获,相互分享。加纳学员团长沙尔巴赫写道,“我决定回到加纳后,组织省县部培训班,把在这里学到的技术教给他们”。
“大开眼界”、“感谢”、“激励”……在学员们的心得体会中,这样的字眼随处可见。这群从加纳来中国“取经”的外国学员,努力学习,以期回国造福本国人民。(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非洲学员 竹编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