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希望《谍影重重5》是最后一部“特供3D”
电影消费市场首先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如果说以前3D电影横行,是因为中国内地观众图新鲜,愿意为3D电影捧场,那么经过近几年大量“渣画质3D”的洗礼,观众们对于选择2D还是3D已经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几天影片《谍影重重5》正在热映,可热点不是主演马特·达蒙,也不是惊险的剧情,而是“专供”中国内地的3D版本。通过后期技术转成3D之后的影片让观众大呼“看得头晕”。在影迷“怨声载道”之时,出品方和发行方称将尽快提供2D版本在中国内地市场上映。
作为一个《谍影重重》系列的铁粉,该系列第五部电影引进并上映的消息,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一阵。早早买了票,观影体验却有些失望。失望的不是剧情或者表演,而是“坑爹”的3D效果。《谍影重重》凌厉紧凑的拍摄风格,一经过3D转制,却让人看得头晕眼花。仅以坐在影院第五排的我的个人体验而言,在镜头切换比较快的段落,不仅很多细节看不清楚,眼睛也确实相当受累。尽管没有达到一些网友“当场看吐”的程度,但这种感觉确实相当不爽。
实际上,《谍影重重5》是一部“特供3D”,换句话说,只有在中国内地才是3D,在其他地区皆以2D形式放映。也正因为此,抱怨“看晕”的也都是内地观众。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近年来“特供3D”已经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潜规则——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以2D方式上映的电影,辗转到中国内地市场,总要改头换面强行3D一把。归根结底,还是因为3D电影票价更高,使得整个电影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出品、发行还是影院都更青睐3D,以分得更高利益。比如此前引进的好莱坞大片《超验骇客》《环形使者》《钢铁侠3》等,其3D版本都只在中国内地上映,而观众对于3D转制的反应要么是聊胜于无,要么就“只有字幕是立体的”,至于到了《谍影重重5》这样“打负分”,也难怪激起了很多影迷的抱怨之声。一时间,除了号召“抵制”这一“伪3D”电影外,还有很多网友自发总结了“防骗指南”,比如同一部电影的中国内地版海报上有3D字样,而北美版海报上没有类似标注,那就很可能是专为中国内地市场转制的3D。这些“逼出来”的智慧,也实属无奈。
好在电影消费者的“怨声载道”,终于引来了出品方和发行方的重视。接下来可以预见的是,2D版的《谍影重重5》排片量将大大增加。此前曾有人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出手管一管“特供3D”,但在我看来,电影消费市场首先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如果说以前3D电影横行,是因为中国内地观众图新鲜,愿意为3D电影捧场,那么经过近几年大量“渣画质3D”的洗礼,观众们对于选择2D还是3D已经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提醒电影行业的从业者,消费者绝不愚蠢,也不会永远“钱多人傻”。希望《谍影重重5》,是最后一部画蛇添足的“特供3D”。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谍影重重5 特供3D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