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仙居岩画:未解之谜等待揭晓
2002年,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朱溪小方岩一块岩石上的几个图案被当地一名中学老师意外发现,后来被证实是春秋战国时期古越族留下的岩画,从此填补了浙江省岩画考古的空白。
图①:仙居岩画的各种图纹。光明图片
图②:仙居岩画的各种图纹。光明图片
图③:仙居岩画群所在的山岩。光明图片
图④:专家对仙居岩画进行考察研究。 王小川摄光明图片
之后,仙居陆续发现了多处岩画,共计9处、13个点,其中由送龙山岩画、小方岩岩画、中央坑崖刻、西塘岩画组成的仙居古越族岩画群,已于2013年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张张留在岩石上展现先民智慧的“历史名片”,究竟是什么样?价值何在?
陡峭山岩布满何种图纹
仙居历史悠久,早在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生活在此。据文献记载,东晋时期就已发现岩画,明代又发现一处“仙人刻石”。
从县城出发,经过四五十分钟的车程,再沿山路步行15分钟,便来到了上张乡西塘村。在这个村的山坡石壁上,有约1000平方米的岩画,是东南沿海地区面积最大的岩画群落。陡峭的山岩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图纹,线条流畅、笔画粗犷、风格古朴。据介绍,这里有形似花朵、蛇、棋盘、太阳、柴刀、人像等图像100多个,其中9条形态各异的蛇形图纹甚是少见。
福应街道送龙山脚杂草丛生,而岩画就在高过头顶的一块梯形岩壁上。整块岩壁石质较坚硬,共12层,各层岩面和周围的崖壁上,刻凿着人物形、蛇头形、房屋形、太阳形、米字格形符号约50个,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还有一个像太阳的圆形,圆形线条从中心点向外辐射。
2002年,时逢浙江省第二次全省历史文化遗产普查。仙居朱溪中学美术教师丁雨亮找到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称几年前辅导学生的写生活动中,发现朱溪小方岩一块岩石上,刻有各种图纹,但不识其义。文物部门将所拍照片寄给了省文物局。经王伯敏等专家实地考察、鉴定后,证实其为岩画。仙居岩画自此首次撩开了面纱。
之后,仙居各地的岩画相继被发现。截至目前,已发现9处岩画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总体保存完好。典型图纹有蛇形、鸟形、鸟头鱼身形、马形、太阳形、人像形、柴刀形、锄耙形、棋盘形等220多个,其中蛇形、锄耙形图纹较为普遍。据有关专家初步考证,这些岩画为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古越族先民所刻,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面积最大的岩画群落。
仙居近年来发现的一些岩画已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图纹,如2014年初在皤滩乡汤坎头村发现了人像图案的岩画,“更抽象一些,年代可能会更晚一些”。但目前除仙居古越族岩画群的4处岩画已有初步年代判定外,其他几处岩画仍有待年代鉴定和价值评估。
岩画内容独具特色
这些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岩画价值何在?
王建平是中国岩画学会会长,参加过2014年在仙居召开的中国岩画研讨会,对朱溪小方岩等进行了实地考察研讨。在他看来,仙居岩画是独特的存在,“填补了农耕文明类型的空白”。
他表示,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岩画共有4大文化区域,分别是内蒙古、新疆等地的中国北方岩画区域,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所在的西南岩画文化区域,中原岩画文化区域和包括浙江、福建在内的东南沿海岩画文化区域。
北方岩画多表现狩猎、游牧,西南岩画以红色涂画为主,沿海岩画一般是渔猎岩画的样式,但仙居岩画地处沿海却完全没有渔猎痕迹,而是集中展现了农耕图纹,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王建平同时表示,就他目前所了解的情况而言,“如此集中反映农耕文明的岩画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这些鲜明特征对研究江浙一带族群文化和当地文化的融合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至于岩画的年代判定,王建平表示,岩画断代是一大难题,在900处世界文化遗产中有36处岩画遗产,而只有5处搞清楚了年代,岩刻类岩画至今未有准确断代的。仙居岩画的具体年代判定,还需要在未来借助于科学实验和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的结合。这次左江花山岩画申遗成功意义重大,王建平希望未来像仙居岩画这样独具特色的中国岩画也能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
中国岩画学会会员、台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张峋,研究岩画已有10年,他认为仙居岩画反映了古越族先民的生活形态、农事意识、民俗信仰、宗教礼仪,为深度研究古越族先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在当地岩画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仙居岩画述论》等论文相继发表,《中国仙居岩画考略》一书出版,仙居县历史研究会成立。
现在,送龙山岩画、小方岩岩画、中央坑崖刻、西塘岩画均立起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设立了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挂上保护标志,并安排附近村民作为义务文保员进行定期巡查。但人为的破坏仍然存在,防不胜防的民间拓片就是其中之一。在送龙山岩画的几处岩壁和岩面图纹上,仍然可见拓片留下的白色胶体痕迹,虽然在雨水冲刷后胶体会消失,但已对图案造成了损坏。
岩画的本体保护也是一个棘手问题。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特别是江南多酸雨等自然现象均会对岩画造成不同程度的磨损。现在有几处岩画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
目前,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的仙居古越族岩画群具体保护规划已在制订中。仙居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打算建一所集保护和展示于一体的岩画博物馆,让更多的人知道仙居岩画,了解先民的历史足迹、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
但这些岩画为何出现在仙居?到底属于哪个年代?先民用它表达什么意思?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仍等待着人们去揭晓。(记者 严红枫 陆健 通讯员 俞吉吉)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仙居岩画 未解之谜 岩画 春秋战国 古越族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