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刘海粟的丈二匹黄山图真只有十张?
在8月26日播出的《鲁豫大咖一日行》的节目中,王健林向鲁豫展示了一张丈二匹的刘海粟泼彩横轴,并表示自己是刘海粟收藏的大家。世人都知道万达集团在地产界地位显赫,却很少了解王健林对艺术收藏出手阔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收藏,毕加索、莫奈、吴冠中、刘海粟……这些海内外名家的代表作,他都不惜重金收入囊中。

“十上黄山画了10张,黄山的丈二匹,我现在收了9张。剩下的一张不知道在哪儿,要是知道就拿东西换一换了。”
十上黄山的七十年间,刘海粟留下了数量巨大的作品,那么王健林所说的“十张”又是指什么呢?关键可能还在尺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画作大小上。
在节目中,王健林所出示的泼彩画有丈二匹,这种“丈二匹”的宣纸,曾经是一种大型宣纸的种类,多用于大尺幅绘画或是宫廷发榜,换算过来约是横长3.64米,竖宽1.45米。这一大尺幅不仅给刘海粟的泼彩创作提供了更多发挥的余地,也能够更好地展示黄山气韵。
看来,刘海粟、黄山和丈二匹三个元素在一起,才是王健林收藏的价值所在,不过他言之凿凿“刘海粟只有十张丈二匹的黄山图”仍然是个疑问。
刘海粟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王欣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我从未在学界听过有这一说法。”与他同去的随行人员也未有过这样的言论。
《黄山温泉图》 刘海粟 1954
称黄山是刘海粟一生艺术创作和变法写意的灵感源泉应不为过。自1918年至1988年的70年间,刘海粟十次登上黄山,每次都留下了大量作品,从这些不同阶段的作品风格中,也可以看出刘海粟从师法黄山到突破超越,逐渐完成了自己在艺术上的创新。


刘海粟笔下的黄山
全国解放前,刘海粟曾五次登临黄山,这时期他的作品大多以素描速写、油画写生和册页小品等小尺幅作品为主,其强烈个性已经初见端倪,但还未形成后来人们所熟悉的泼彩泼墨风格。
1954年刘海粟第六次登临黄山,并遇上了自己曾经的学生李可染,二人结伴而行,刘海粟也在此时逐渐朝着新的艺术方向发展。
1980、1981、1983年,刘海连续三年登上黄山,彼时的他已过耄耋,也进入了自己真正的艺术成熟期。其大气磅礴的泼墨泼彩与肆意的骨法用笔,与黄山气韵相得益彰。王健林在节目中展示的就是刘海粟在1983年的作品。
《泼彩黄山石笋矼》 刘海粟 1983
1988年7月11日,刘海粟十上黄山,此时的他已是93岁高龄了。登上黄山的第二天,他便赋诗:“年方九三何尝老,劫历三千亦自豪。贾勇决顶今十上,黄山白发看争高。”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保持着写生和作画的热情,有时一天可以画三四张。
刘海粟在黄山写生创作
新近开放的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靳文艺就曾这样评价,“十上黄山所呈现出来的油画和国画作品,从色彩、用笔、气韵营造等方面,中西绘画的形、韵、墨、色已达致互鉴互通的境界,特别是黄山国画泼彩,融汇中西的笔法与用色,超越了传统‘黄山派’国画的俗成套路。笔力遒劲率性,泼墨泼彩恣意淋漓,心性与笔墨物我两忘,师友黄山,每一次跋涉都是对自我意志的磨砺与战胜,刘海粟绘画艺术的创新若如无人之境,开启了中国绘画的新气象。”
《黄山一线天奇观》 刘海粟 1976
早年刘海粟在黄山主题的作品题款中不会强调上黄山的次数,但是在后期,他开始在作品的题识和落款中出现登临黄山的次数和自己的年龄。
《黄山白龙桥》刘海粟 1979
编辑:陈佳
关键词:刘海粟 丈二匹黄山图 真只有十张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