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中国最大油灯博物馆落户常州 陈履生捐4000盏油灯
昨天上午,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作为一个油灯收藏的爱好者,带着他收集来的4000多盏油灯来到常州市武进区的花博雅集园,其中包括100多盏汉 代油灯,这些油灯都将在常州“落户”,预计10月份可以跟广大市民见面。常州的这座油灯博物馆,将是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全国独一无二的油灯博物馆。
汉代陶制七头油灯。十三头的西王母油灯是“镇馆之宝”。陈履生现场安装布置。
●最齐备
陶灯、竹灯、金属灯,琳琅满目
作为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众多显赫的头衔后面,还有一个不那么引人瞩目的职务,那就是中国油灯博物馆馆长,他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收藏各种造型独特、有代表性的油灯,还出版了专著。
9月2日上午,陈履生带着他多年以来收藏的油灯来到常州市武进区的花博雅集园,开始亲手布置这一座油灯博物馆。现场摆放的一排排油灯里,有大有小,造型各异,有石头做的,竹子做的,陶土的,金属的。只见他带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件藏品,摆放到相应的展柜里。
“目前为止,我收集了新石器时代的陶豆有三十几件,汉代的油灯一百多件,还有三十几件辽代的油灯。少数民族的油灯我也有,特别是西藏的和新疆的,都超过一百 件。除此之外,还有西方的一些油灯,这些标志着中华文明独特的创造。”据陈履生介绍,即将开馆的常州油灯博物馆里藏品都涵盖其中,以明清两代以及民国时期 的油灯为主,其中很多都是在老北京‘鬼市’上收集来的,当时购买一盏普通油灯的价格约二三十元,就这样一件、两件的积攒下来,才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数 量。“我建油灯博物馆, 一方面希望为这些油灯找一个存放之地,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将自己的私人收藏与公众共享,促进油灯文化的研究。”
●最重磅
汉代十三头西王母油灯是镇馆之宝
“此次展出的这么多盏油灯里面,镇馆之宝应当就是几盏大型的汉代油灯了,其中有一盏十三头的西王母油灯,两盏十一头的汉代油灯,还有一盏汉代陶制七头油灯,一 个的价值就相当于过去几十个油灯的价值,这次现场的展厅将会放置100多件汉代的油灯。”陈履生一边布置一边向记者介绍。“我收藏的油灯里,最钟情汉代的 油灯。因为我最早研究的就是汉代神画中的两对祖神,分别是伏羲、女娲和东王公、西王母,这些都在汉代的油灯里一一呈现。我第一次见到西王母油灯是在成都的 古玩市场,刚进门就看到柜子顶端放了一个像油灯的陶器,细看之下,发现是一件西王母油灯,造型典型,西王母坐在龙虎座上,龙虎的头下各有一灯盏,正前方的 座上还有浮雕的仙人求药。几年后,在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商铺,我又发现了东王公油灯,其典型造型是东王公坐在双龙座上,两面都是龙头。这两类油灯的发现进一 步说明汉代油灯造型采用汉代神仙社会的祖神形象是带有普遍性的。”
●最神秘
百折不回,终于觅得辽代石质油灯
即将开馆的油灯博物馆里,最为神秘的是30多件辽代的石质油灯。“辽代的油灯还没运过来,虽然数量不算多,但是很有特色,很震撼,很壮观。”陈履生和记者分 享了他收集这些辽代油灯的经过。“真可谓好事多磨,这一批辽代的油灯真是来之不易。好多年前,我在敦煌参加一个活动,晚上出去逛街的时候,在一个店里发现 了好多石头油灯,经过仔细查看,发现是辽代的。油灯的主人是个当地的画家,这些油灯都是非卖品,磨了好久,硬是不肯割爱。没办法,就只好回去了。没想到, 机缘巧合,我一个浙江的画家朋友刚好认识这个油灯的主人,在经过了多次联系后,才如愿以偿地把这些辽代的油灯带回了家。”
不过现在收藏队伍在不断扩大,收藏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我最近在西安看中了一个油灯,对方要三十万,这个价格实在是很高,所以至今也没被人买走”。陈履生告诉记者。
对话陈履生
视常州为家乡
用油灯打造文化新名片
说起为什么愿意将自己几十年的收藏放在常州。陈履生这样说到:“我是江苏扬中人,扬中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归属于常州,所以我也视常州为家乡。我当年就读 于南京艺术学院,读书期间因发表研究刘海粟先生题画诗为内容的论文,得到了刘海粟先生的首肯和接见,还两次获得刘海粟奖学金。而时任南艺校长的刘海粟正是 从常州走出去的艺术大师。所以,我与常州有着说不尽的缘分。”
2012年,第八届花卉博览会在常州举行,地方政府同时希望引进文化项 目,就和陈履生接洽准备为他在武进区花博园区雅集园建“油灯博物馆”和“陈履生美术馆”。2013年9月22日,“陈履生美术馆”开馆,美术馆主题建筑占 地两千余平方米,内设两个展厅和创作工作室。现在,油灯博物馆也即将在金秋十月开馆。
“我就想把自己几十年来的收藏,中国古代文化中这 一物质和精神层面兼具的油灯在常州展示给大家,让后人记住我们曾经有过的这一文化意象。”正值常州的“文化100”活动开展之际,陈履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 见解,“大型的文化活动也好,博物馆的建设也好,作为地方政府精心打造的文化平台,公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没有公众的参与,这些文化活动就没有特别的意 义,只有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这些才有意义。希望‘油灯博物馆’与‘陈履生美术馆’共同成为常州地区两张新的文化名片。”
延伸阅读
油灯见证中国千年光明史
油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新石器时代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定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
●战国至汉代
到了战国时期,青铜油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发展,此后,到汉代则形成了历史的高峰,在这700余年间,一些构思巧妙、造型别致、制作精良、装饰富丽的青铜油灯成为皇室的重器,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南北朝青瓷油灯的出现,为油灯生产的材质多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油灯的普及作出了贡献。到隋唐五代,油灯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各地具有地方特 点的瓷器纷纷涌现,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也丰富了油灯的形制。特别是唐三彩的出现,这种低温陶以其色彩斑斓为一直是素色的油灯增添了绚丽的外表。
●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的青花和粉彩陶瓷油灯,表现出了时代的特点。
清代的油灯整体造型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受到宫廷审美倾向的影响,装饰繁富,图案细密。清代的玻璃灯应该说具有时代的特点,比明代油灯在制造工艺上有很大的提高。
●晚清至民国时期
晚清至民国时期,由于“洋油”(煤油)的输入,各种各样的“洋油灯”开始广泛使用。后来,上海的一些民族工业开始制造洋油灯,这与上海滩上出现的具有殖民性质的洋房相匹配。
洋油灯在中国普遍使用到20世纪中期,直至电灯普及后,结束了油灯的实用功能。随着中国的灯具进入了电力时代,从此,油灯也就离开了实用,进入了收藏领域。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中国最大油灯博物馆 落户常州 陈履生 捐4000盏油灯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