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图说 图说
大熊猫濒危等级降低为“易危” 藏羚羊降为“近危”
原标题:大熊猫濒危等级降低为“易危” 藏羚羊降为“近危”

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追踪
9月5日(当地时间9月4日),最新版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夏威夷举行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公布:虽然依然受威胁,但中国政府的有效保护,使得大熊猫和藏羚羊濒危级别降低。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藏羚羊从“濒危”降为“近危”。而全球仅存六种大型类人猿中的四种都已被列入“极度濒危”(CR)物种,距离灭绝仅一步之遥。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以下简称IUCN)中国代表处获悉,在本次更新的IUCN红色名录收录的82954个物种中,有23928个正遭受灭绝的威胁,占比28.84%。此次更新结果可谓喜忧参半,有物种濒危程度加重,有保护行动取得积极成果,还有曾经归为灭绝的物种被重新发现。
好转
大熊猫:濒危—易危
主要威胁:栖息地变化
未来80年 熊猫竹林或将减少超过35%
在本次公布的红色名录中,由于有效的森林保护和恢复工作,之前被列为“濒危”(EN)级别的中国“国宝”大熊猫被改为“易危”(VU)。“这说明中国政府的一系列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成效。”根据IUCN的相关报告,这一濒危状况的改善是对中国政府有效保护这一物种的认可。然而,气候变化仍可能在未来80年中造成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减少超过35%,从而抵消过去20年中取得的成果。
据四川省林业厅野保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国内,野生动物保护等级的依据为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宝大熊猫的保护等级自然是一级。而在国际上,受到各国认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调整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不会影响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力度。”
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数据,野生大熊猫我国现存1864只。“从目前来看,大熊猫所受的威胁以及濒危状况仍然不可忽视。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果会很快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5日称,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保护等级降低为时过早”。

藏羚羊:濒危—近危
主要威胁:盗猎
最低时约7万只 已恢复至10万-15万只
同样由于成功的保护行动,藏羚羊的濒危级别也从“濒危”(EN)降 为“ 近 危 ”(NT)。1980年代至1990年代早期,为了获取珍贵的藏羚羊绒毛(用于制成昂贵的沙图什披肩,而羊绒不能被剪切或梳理,盗猎者只能杀羊取皮,制作一条披肩需要3至5张羊皮),几近疯狂的盗猎活动导致藏羚羊数量曾经从将近100万只急剧减少至65000至72500只。此后,中国政府严格的保护措施使得藏羚羊数量目前已恢复至约10万至15万只。
此外,其他保护成功的案例,还包括澳大利亚特有的刺巢鼠(“易危”降为“近危”)、尖尾兔袋鼠(“濒危”降为“易危”)等。
恶化
东部大猩猩:极度濒危
最大威胁:盗猎
中国近亲“海南长臂猿”仅存25只
在本次公布的红色名录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灵长类动物——东部大猩猩,被列入“极度濒危”(CR)物种。由于非法捕猎,在过去20年中,东部大猩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了70%,目前全球仅存少于5000只。
至此,全球仅存六种大型类人猿中的四种:东部大猩猩、西部大猩猩、婆罗洲猩猩和苏门答腊猩猩都已被列为“极危”(CR)物种,剩下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则是“濒危”(EN)级别。大型类人猿距离灭绝又近一步。
中国并没有上面提到的四种类人猿,但在中国野外,野生类人猿长臂猿的数量比大熊猫还少。其中,海南长臂猿被公认为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该物种曾广泛分布于海南全岛,但随着人口增长,热带雨林面积减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海南长臂猿目前只分布于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媒体报道,截至2015年9月,海南长臂猿仅有25只。
Mark’s Cyanea、Hairy Wikstroemia:从灭绝到极危濒危
等级降低的原因:其亚群重新被发现
两种灭绝植物重现 全世界仅存数十株
在此次名录中,一种名为Mark’s Cyanea的植物被重新发现。这种植物是夏威夷特有的,由于入侵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它经历了严重并持续的栖息地和数量下降,此前被认为已灭绝,但12株该植物(发生在两个独立的亚群)被重新发现后,它被列入极危物种名录。此外,夏威夷群岛中的Maui岛特 有 的 植 物 Hairy Wikstroemia也从灭绝变为极危,重新发现了该物种的5个亚群,目前约有49株独立的成熟植株。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雪实习生张超
相关
半野化环境下冒雨产仔 大熊猫“水秀”当妈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杨雪)9月5日23时05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水秀”在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半野化环境下,成功产下单胎大熊猫幼仔。至此,参加“第七梯队”的野化培训大熊猫母兽共繁育幼仔3胎4仔,2016野化培训大熊猫产仔季圆满结束。
4月初,“水秀”与大熊猫“香格”完成自然交配。经过155天的孕期,9月5日,“水秀”出现产前行为,深夜23点05分,“水秀”在无任何遮挡并持续降雨的环境下顺利产下这只幼仔。幼仔精神活力良好,叫声洪亮。目前母子各项体征均正常,幼仔性别、体重须等待进一步确定。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从2010年至今开启了七个梯队的研究,相继成功放归大熊猫“淘淘”、“张想”和“华姣”,标志着大熊猫保护已从“扩繁保种”发展到“野外小种群复壮”的新阶段。
小知识/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IUCN,即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际环保组织。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全球最大的受威胁物种名录,将物种的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自1963年开始编制,如今包括82954种,其中受威胁的种共23928种,占被评估的28.84%。名录的上一次评估要追溯到2008年。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大熊猫 濒危等级 藏羚羊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