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台北故宫前院长 来京再续“故宫情”
成为北京故宫研究院第5位顾问;表示将“有问必答”,在清史、古籍善本、档案学造诣很深
9月7日,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前院长冯明珠受聘为北京故宫顾问。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昨日,北京故宫博物院迎来了一位资深顾问——台北故宫前任院长冯明珠,她在今年5月卸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职务后,昨日正式从北京故宫掌门人单霁翔手中接过了聘书,表示将对北京故宫有问必答,分享她身为38年博物馆人的经验。
迎老朋友当顾问 先讲文创和策展
过去两天,故宫西北角的报告厅内格外热闹,不同年龄段的故宫人坐在一起,聆听台北故宫前院长、北京故宫的“老朋友”冯明珠,讲述她对于博物馆文创和策展的想法。
昨日,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亲自出马,担任主持人“暖场”,重温了两岸故宫多年来互访、交流的经验后,主讲人冯明珠走上讲台。这已是冯明珠给北京故宫带来的第二场讲座,主题是“细说清仁宗文物特展”,这实际上是她今年5月卸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之职前策划的展览。
讲座刚一结束,冯明珠便收到了来自北京故宫的聘书——她成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院第5位顾问,“我问冯女士是否愿意成为故宫研究院的顾问”,单霁翔笑着说,他还给了她一天的考虑时间,“她说不用考虑了,她愿意。”
据悉,故宫研究院旗下共有16个所(室),任务是组成简洁高效的项目团队,承担大型学术项目,所聘任的顾问都为德高望重、学养深厚的学者,负责对故宫学术发展建言献策,参与学术评判。
“顾问人数会控制在17个人以内”,单霁翔说,这一数字是按照国际惯例设置,冯明珠之前,已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研究员、著名古文献专家李致忠研究员和德国海德堡大学科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雷德侯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前副校长杰西卡·罗森女勋爵都受聘为故宫研究院顾问。
深具策展经验故宫展览或能整体提升
“充满期待”,昨日单霁翔说,冯明珠作为一名学者,对于清史、古籍善本、档案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故宫目前馆藏的4.2万尺牍将成为她研究的富矿。
同时,冯明珠还是一位与故宫文化结缘38年的老博物馆人,自1978年起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国史馆合聘之研究助理,到2016年5月卸任,工作始终与故宫、清史研究相关。她还从1983年始即参与台北故宫文创发展,1998年推动并执行故宫数字典藏,深具博物馆行政与策展经验。
这意味着,冯明珠的策展经验将为北京故宫带来很多启发。“她对民众如何接受博物馆有独到见解和实际经验”,单霁翔希望冯明珠可以有具体的指导,让未来三四年,故宫展览能整体提升。
但冯明珠的任务不仅于此,“顾问,从字面解释,就是故宫问什么,我就答什么”,她希望以一名博物馆人的身份分享经验,不断推广中华文化,“这个领域很广,既可以是展览,也可以是文创”。
■ 链接
两岸故宫有哪些交流?
两岸故宫是在2009年首次实现了院长互访,并达成建立合作、展览交流、人员互访、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八项共识”,之后双方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高层来访和沟通,共同制定双方未来合作方向,两岸故宫交流的新局面从此打开,还建立了轮流举办学术研讨会的交流模式,让同根同源的文物藏品使双方的业务和学术交流更加容易和顺畅。
同样始于2009年,两岸故宫还曾多次合作办展,例如2009年10月6日开展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2013年10月开幕的“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位特展”等。
为了实现两岸故宫文物的重聚,双方曾计划利用数字技术突破界限,让两岸故宫文物在网络“重聚”,并共同筹划建设“两岸故宫数字博物馆”,建立发展两岸故宫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基地。(记者黄颖)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冯明珠 台北故宫 故宫 北京故宫顾问 清史 古籍善本 档案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