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技校内藏博物馆 巴洛克式建筑讲述电力发展史
在秦皇岛电力光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这样一群现代建筑中,一座巴洛克式建筑显得格外亮眼。从外观上看,砖红色的墙壁透露着浓重的年代感,它与澳门圣保罗教堂以及北京最为古老的宣武门教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秦皇岛电力博物馆,中国第一家依托发电厂房建立的电力主题博物馆 南通大学 孙彤洲 摄
这座建筑始建于1928年,是当时开滦矿务局的秦皇岛电厂,因其位于秦皇岛南山北坡,亦被称为南山电厂。不过,它现在的使命已不再是发电。随着讲解员的深入介绍,南线小分队走进如今这座秦皇岛电力博物馆,得以了解百年秦电的前世今生。
2013年5月,包括南山电厂在内的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被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秦皇岛电力公司对其进行抢救性修缮,将其改建为电力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家依托发电厂房建立的电力主题博物馆,同时也是河北省第一家电力博物馆。
据介绍,该博物馆包含6个展区:中国电力发展史、京津唐发展史、秦皇岛电力发展史、全球能源互联网展区、社会责任展区、老照片展区,通过展览清末、民国、建国初期等不同时期的电力图书、实物、地图等1000余件珍贵文物,系统地展现全国、京津唐、秦皇岛的电力发展历程。
“高校媒体走进冀北电力”南线小分队队员们循着历史印记,共同感受秦皇岛电力的百年蝶变。这是该博物馆改建之后,第一次面向学生开放。
在秦皇岛电力博物馆里,一张挂在墙上的黑白老照片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为支援唐山、丰南的抗震救灾工作,第五列车电站前往秦皇岛市。这张第五列车电站抢险队员的合照就拍摄于此。讲解员指着黑白照片上的红色标记说,照片正是由合影者中的一位提供。
“从无电到有电的这段历史,人们现在只能通过这些照片和实物感受。” 在南线小分队队员、广东海洋大学陈林看来:听着讲解员的讲述,就仿佛是在听一段故事。
而同行的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高级记者葛昌秋则认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有历史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如今,电力行业也有了自己的博物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自信。
而在参观中,我们不难发现,得以彰显的文化自信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电力人努力和付出——从中国点亮的第一盏灯到现在千家万户的光明,从纸质版的电费单到现在的智能缴费卡,从第一台2.5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到现在的清洁能源发电机……有太多数不清的沧桑巨变。
其实我们之前也听说过电力发展的伊始,也接触过电力发展的历程,但是往往忽略掉了其背后的故事。眼看这些年代久远的电压表、电流表、电费单、单相变压器等,耳听电力人持之以恒、常为常新的精神,脚踏电力工人用辛勤汗水铺垫而成的路……那一刻,我们才算真切感受到了电路人的坚持不懈。
然而电力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它时刻帮我们记忆着那段电力发展史,记录着电力人的心血。而这,同样是民族崛起史的组成部分。
博物馆里的一切,都是给历史留下的一份底稿。希望秦电博物馆早日对外开放,让更多生活在冀北、得到“你用电,我用心”贴心服务的大众以及更多走在时代前沿的青少年们,回念这份底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编辑:陈佳
关键词:技校内藏博物馆 巴洛克式建筑 讲述电力发展史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