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近代日本的古籍复制事业
京都读书记之二十九
苏枕书 作家,日本京都
近代日本大规模复制古籍的契机,是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大量图书毁于地震及由之引发的火灾,令人们意识到复制典籍的必要性。率先着手从事此项事业的,是包括尊经阁等财团机构在内的民间机构。1926年开始,前田家的尊经文库有感于典籍之脆弱,“颇出所藏善本,精影以惠学子”,即“尊经阁丛刊”。此前日本的珂罗版印刷,多为西洋装帧,即便是线装,也较为简陋,与原本样貌颇有距离。但尊经阁丛刊形态也严格依照原本,内页用纸、书衣色泽、装帧形态,无不力求保存原貌。丛刊以日本文史类典籍为主,也有汉籍珍本。其中,1927年复制的宋刊孤本《重广会史》,在当时的中国就有相当高的评价。大阪每日新闻社为纪念创刊一万五千号而推出的“秘籍珍书大观”亦可注意。其印行趣旨云:
《秘籍珍书大观印行趣旨并书目》封面。
内藤湖南。
大凡典籍散亡,一般并不为人注意。如中国这般拥有古老文字的国度,而今古典书籍之佚亡可称无数。在我国,明治初年发行量极大、极普通之书,仅仅五十年后之今日,已成珍书,坊间殊不易得。所幸我国名门旧家珍藏千年以上之古典书籍,传至今日者亦不在少数,且当中包括大量中国本国已然散佚的珍贵汉籍,此点颇值吾辈为傲……大正十二年九月一日突如其来之关东大震灾、火灾,是为有史以来未曾有之惨事,遭遇破坏灭绝的一切事物中,也有我国上下三千年的文化产物———此等希觏之典籍,化作乌有。以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为首,故黑川真道翁、安田善之助氏等多位藏书家之珍秘俱已亡失,再无重见之可能,任何人都可于典籍保存受到非常之冲击。这些归于灰烬的秘籍珍书,当中不乏因从前制作了复制本而得以保存原貌者,但仅极小一部分。若将来再有不测之天灾,奇迹般保存千余年的贵重图书,恐怕就不能见到全貌。念及此点,愈发痛感复制是为急务。本社有关复制印行秘籍珍书之计划,实始于两年多前大地震不久之后。
秘籍珍书大观分为秘籍大观与珍书大观两类,前者主要是日本古钞本、古版本、中国已亡佚的汉籍,后者主要是日本文学相关的写本及刻本、浮世绘等。制定计划者都是相关领域的专门学者:狩野亨吉、吉泽义则、内藤湖南、黑板胜美、藤井乙男、新村出。一见可知,选择汉籍书目的是内藤湖南。而在1925年9月,内藤湖南的确与神田喜一郎、小岛祐马同往图书寮调查善本,正是为影印稀见汉籍作准备。同年10月4日,内藤湖南致武内义雄信中称:此次大阪每日新闻社计划大量出版秘籍珍书,图书寮藏尚书单疏已获许可。欲复制贵大学所藏旧狩野博士书中优秀之本。大阪每日新闻社社员此后会专门为此事拜访,希望可提供方便。
1928年7月,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秘籍大观”第二集,图书寮藏宋刊《尚书正义》精印珂罗版面世,即1925年致武内书信中云“尚书单疏”者,内藤为之写下极为精详的解题。此番制作者是京都的小林忠治郎。而在1 9 2 7年之初,董康也已在小林家中见到此《尚书正义》样本,赞美“几可乱真,深服其技术之精”。成书后,很快寄赠北平国立图书馆(当时为北平北海图书馆),由钱稻孙翻译解题,载于民国十九年第四卷第四号《馆刊》。日后,此书收入《四部丛刊三编》。
而在1928年,内藤湖南还与高木利太、黑板胜美等人发起组织“贵重图书影本刊行会”,发行所设在中村便利堂内。中村便利堂是做租书店起家的印刷出版公司,1887年创业,1905年设置珂罗版印刷工厂,初期主要制作珂罗版风景明信片。“秘籍大观”第一期中图书寮藏古写本《日本书纪》,就由便利堂承担复制工作。小林写真所、中村便利堂,是日本近代摄影史上的重要技术者,参与了大量古籍复制的工作。
1930年,图书寮也开始了典籍复制事业,可视为日本的国家事业。第一种复制的是日本史料《看闻御记》,在颁布的刊行计划里,言明复制事业之大要:
因大震火灾,无比贵重之典籍惨遭亡佚,作为现代文化事业的古典珍籍之复制刊行,或因近时学问及思想取向,或以名门富豪之笃志,或以学术协会之推广,乃得广泛进行,是为学界乃至思想界可堪祝福之处。当是时,于和汉古文献袭藏无比丰富之图书寮,亦始复制刊行之事业,相信是极有意义且势在必行之举。其制作副本者,首先从贵重图书御物中挑选善本五十余种。所适宜者,譬如世间所希望刊行且应刊行之物,但因分量过大导致经费过昂、最终难以期望之书,由本寮复制与原版相同之副本,原本用于保存,副本便于一般使用。于是,原本得以永永保存,且得长存于世,裨益学界亦不在尠少。有关复制影本书目,本寮计划定为每种百部,经费自负,余者颁诸有志同道……
以上可知,图书寮的复制事业不仅是因大地震的刺激,还受到民间机构的启发,且特意挑选一般财力很难应付的大部头典籍。第一批计划复制的书单里,汉籍约占六成,其中仅宋版书就有26种,超过半数,且的确包含《通典》、《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等大型典籍,足见图书寮所藏汉籍之丰,也可见选定书单时对汉籍的重视。毕竟在当时的日本,本国文学及本国史的经典更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且从数量而言,也更多地被复制。
遗憾的是到战前为止,图书寮主持的复制事业仅完成《看闻御记》一种,并《群书治要》的一部分。不过,图书寮首批计划复制的汉籍里,战前也有几种由中日两国其他机构、个人复制刊行,如前文论及的大阪每日新闻刊行、内藤湖南选定的宋版《尚书正义》(后此书亦收入《四部丛刊三编》),如收入张元济《百衲本二十四史》的宋刊《三国志》,收入《四部丛刊三编》的《太平御览》,收入《中华学艺社辑印古书》的宋版《论语义疏》等等。
要之,日本公私图书馆机构大规模开始汉籍复制事业,是因关东大地震带来的强烈危机感。此前已运用在复制美术品、文物事业中的珂罗版技术,因其图像精美逼真、可以极高程度保留原本信息、保存耐久等优点,而成为保存善本的不二之选。关心此项事业的学者,如内藤湖南,与小林忠治郎、便利堂等珂罗版技术者早有合作,已有相当成熟的复制经验。因此,图书寮制定的典籍复制计划,也受到他们的直接影响,并很自然地选择了有此经验的技术者。学者选定善本书目,自己最感兴趣、学术价值很高、又方便操作的小型书籍,可以私家刊行。官方更侧重复制大型图书,与民间、私人工作互补。然而因战争之故,不论官方还是民间,典籍复制事业都无奈终止。(苏枕书)
编辑:陈佳
关键词:近代日本 古籍复制事业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