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国博馆藏精品讲述长征故事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完成了艰苦卓绝、震惊世界的长征,为中国革命胜利前进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纪念这一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宣传伟大的长征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国家博物馆于9月22日举办大型主题展览“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
1935年5月,为宣传民族政策,保证部队顺利通过彝族区,抢渡大渡河,由陆定一撰写、红军总司令朱德签署印制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1936年7月,毛泽东在陕北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戴过的红军八角帽。1975年9月,由斯诺夫人罗伊斯·惠勒·斯诺回赠给中国。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甄选出近300件长征文物精品,通过长征中的典型文物讲述长征中感人、真实的故事和人物,让观众从长征人物、长征故事中体会伟大的长征精神。展览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战争史诗》选取军用地图、政策布告、战斗武器、缴获品、电文档案等文物,反映长征中的重大决策、重要战役和将帅风采。第二部分《军民情谊》选用长征木板标语、传单、布告、群众和红军互赠物品等文物,表现红军将士严守纪律、关心群众、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以及军民团结等内容。第三部分《艰难岁月》选取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时的典型文物,表现红军将士克服艰难困苦,忍受饥饿干渴,仍然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最终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取得长征胜利的历程。第四部分《长征记录》选取长征时期的歌曲诗篇、学习课本、报刊、漫画、红军家信,以及长征后出版的长征故事、长征书籍等,展现长征留给后人的丰厚的文化遗产。第五部分《丰碑永存》选取了有关毛泽东、朱德、刘志丹、谢子长、罗炳辉、谢觉哉、林伯渠、张闻天、廖承志等长征亲历者的文物,并通过文物解读人物,讲述他们在长征中发生的故事。第六部分《长征画卷》以艺术的创作为着眼点,选取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部分长征题材的雕塑、画作和艺术品,表现中国社会和民众对长征,以及长征精神的研究、纪念与传承。
据策展人江琳介绍,本次展览汇聚了大量的馆藏一级文物精品,包括毛泽东在陕北接受斯诺采访时戴过的红军八角帽,周恩来长征时用过的望远镜,朱德为宣传民族政策签署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陈毅修改的《游击战争纪实》词手稿,贺龙给归化寺喇嘛夏拿古瓦的委任令,红军在甘南写的“回番汉民族一律平等”木板标语,张子意写的长征日记,红军总政治部编印的《红军识字课本》,斯诺在陕北采访时用的摄影机,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手稿,刘志丹在陕甘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时使用的马鞍,林伯渠在长征时用的马灯等。其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印制的《赣、皖、浙、闽四省交界图》、朱德手书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等是首次展出。“展览力图多角度地展现长征中的战斗、生活、学习和互助的场景。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人身上。比如,通过研究,展览设计了红小鬼、女红军、炊事员等专题,以让观众深入了解长征中这些特殊群体的贡献和事迹。将文物与重要事件、重要战役、重要决策和重要人物相结合,展览中涉及的人物达88人。”她说。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国博 馆藏精品 长征故事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