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探究考研热背后动机:现实考量多于理想追求?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吕春荣)昨日,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预报名时间截止。近些年,考研热度不减,去年报考人数更创下历史峰值,达到177万人。在考研一族中,除应届生之外,不乏“三战”“四战”考生,而且人数相比往年都在增加。那么,众多考研一族背后有何动机?

应届生考研:为提升自己 暂避就业压力
已准备快一年,每天除了看书就是看书,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张义正备战他人生的又一场大考。三年前,他成功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而今,他想更进一步,期待考上北京大学。
“难”,这是张义对考取北大研究生的直接感受。据他介绍,相比往年,今年考取北大硕士的难度更大,主要原因在于,他所考取的专业,今年录取人数在减少,但报名人数预计仍会有上百人,录取率降低,让他压力不小。如今,他只能不停地复习,不敢偷懒。
大三开始,张义就没有考虑过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他认为,以本科学历去谋得一个理想工作,并非易事。
去台湾交流学习过、拿过几次奖学金、有多个企业的实习经历,这是张义大学前三年所交出的答卷。他说,若是以这些经历找工作,在人才济济的北京,自己并没有多少优势。显然,像张义这样,如今,选择暂时躲避就业压力而考研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渴望找个更大的学习平台,然后继续深造提升自己,这是张义考研的愿景。“今年如果未能如愿考取北大,我将再战一年。”张义说。

再战考研:期盼给学历镀金
并非名校出身,渴望考取名校,这是许多二本院校考生考研的一大目的。山东某二本院校毕业生白静第一年考研总分为340多分,但她报考学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线是365分,最终她遗憾收场。
相差20多分,第一年的失利未能阻挡白静再战考研的决心。白静认为,第一年考研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在于自己未好好准备,并且学习精力有些分散。
如今,白静在山东一高校附近租房,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她就扎到学校图书馆去,和一群考研小伙伴们一起自习。如今,她的考研时间表相当紧凑,大体是每天早上7点上自习,直到晚上10点半走出图书馆。
“再战考研是有压力,但如今,自己什么也不想,就想着考研的事,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想考研之外的问题。”白静说。

职场人士重上考场 盼能“再就业”
考研大军中除了大学生,职场人士希望回炉再造的也大有人在。去年12月,由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最近5年,不少省市的非应届考生比例持续增加。2015年北京地区考生中,非应届与应届生人数占比为42%、58%;辽宁的数字则分别为35%、65%。
2013年从广西某高校毕业的王芳今年就决定再拼考研。王芳在北京工作已近3年,薪资不高、岗位不佳、职业前景渺茫,这是让她选择辞职考研的一大原因。
其实,王芳的选择,代表了很多处于职业发展瓶颈的职场人士想法。此前,国内第三方数据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考研专题报告,调研人数超过2.2万人。数据显示:部分考生将考研视为转换专业、继而重新为自己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重要机会。
王芳认为,自己所毕业的高校并非名校,自己又只是一个本科生,这些客观因素制约着自己的职业发展,当前她只想通过改变学历来改变职业前景,她将考市场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想以此作为自己将来重新踏入社会的入口。
提升学历,为将来在更高的平台再就业,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有考研的想法。有观点分析,高等教育各种专业设置的人才供给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岗位需求必须相互匹配,而这种匹配往往有一定滞后性,也就是供方跟不上需方变化。由此,在职考生正越来越多地通过考研,进行第二次更为匹配的专业选择。

考研动机越来越现实?专家析称更加多样化
考研热度持续不退,有分析称,一大现实原因在于,中国教育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本科毕业人数也逐年增加;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量随之增加,因此,学历的提升成为越来越多考生的必然选择。
中公教育考研英语辅导专家杨凤芝告诉记者,近几年的考研人群中,在职人员与专科毕业生也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量加大,新加入的员工也多为研究生学历,同时各大用人单位的薪资体系及培训晋升机会也有学历相关等,这些也是对于在职及专科毕业生的冲击与压力。
“如今,三战、四战考生也相对增加,这与考试难度及竞争难度增加也有直接的关系。”杨凤芝说。
考研热度不减,背后有何动机?对此,有专家解读,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们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更多信息,大学生可以主动思考、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同时思考的角度也能够更加的全面与客观。(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考研热 背后动机 现实考量 多于理想追求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