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朱浩云:齐白石为何在民国画坛吃不开
根据笔者的研究,民国时期,齐白石作为从事书画、篆刻艺术的“北漂”艺人经历相当坎坷,用现在话说绝对是艺术上励志的传奇人物。要知道民国时期,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市场上,他都受到京城众多画家的冷落、压制、排挤,甚至一度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北京画坛保守派们的口诛笔伐,有的骂齐白石的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有的骂齐“不学无术”“不能登大雅之堂,”极尽攻击之能事。
 附图1、齐白石(1864—1957年)
附图1、齐白石(1864—1957年)
在整个民国,他始终游离在画坛主流集团——“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之外,要不是陈师曾(1876—1923年)和徐悲鸿(1895—1953年)的先后出手相助和提携,白石恐怕很难在京城站住脚。据齐白石年谱记载,齐1919年定居北平,住在法源寺,当时,齐白石卖画门可罗雀,作品销路很不畅,即便售出价格很低,正如他自己所述:“我那时的画,不为北京人所喜爱。除了陈师曾以外,懂得我画的人,简直是绝无仅有。我的润格,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圆,比同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人来问津,生涯落寞得很!”造成这一状况主要还是买画者认为齐的作品是随意涂几笔而成,一天少则可画几幅,多则可画十几幅甚至更多。
为迎合买画者的心态,齐一方面在绘画上作改进,如在花卉中添加一只或数只细致入微的“草虫”,让买画者觉得工细逼真的“草虫”是费了很大功夫的;另一方面,齐白石曾托好友胡鄂公请吴昌硕(1844—1927年)为自己写 “润格”,吴为了提携这位倾心愿为门下的后辈,对其诗、书、画、印作出了较高的评价,应该讲,吴也算是给足了齐白石的面子。1922年吴昌硕的弟子陈师曾将吴昌硕、陈半丁、齐白石等画带到日本办展卖画,结果齐白石画全部卖出,平均每幅卖了100元银币,山水画更贵,二尺长的卖到了250元银币。这样的价格,在国内想也不敢想。
而当时声望远在齐白石之上的陈半丁10幅中卖掉了6幅,消息传到国内,齐白石作品在国内的销路有了很大改观。齐白石“衰年变法”创立的“红花墨叶”大写意花鸟画风也是在陈师曾的点拨下完成。可惜,作为白石知己和贵人的陈师曾1923年就去世了,陈只活了47岁,白石甚为悲痛和惋惜,写下了“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之后,海归派艺术代表人物林风眠(1900—1991年)尤其是徐悲鸿对齐白石这位北漂民间老艺人尊崇有加、多方关照、关爱备至,这里徐多少带有一定的同情成分,不仅聘他到大学任教,而且在各种画展等场合抬举他,甚至生活上无微不至,齐白石曾发自肺腑地写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应该讲,齐白石在建国后艺术上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徐悲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徐悲鸿评价齐白石艺术还是有限度的,不像对张大千、任伯年那样五体投地,如评价张大千是“天纵之才”“五百年来第一人”;评价任伯年是“为仇十洲以后中国画家第一人”。记得1931年,为了扩大齐白石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并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他评价齐白石的画说:“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可以说,整个民国时期,齐白石名望没有跻身于一流画家之列,卖画价格也始终在二三流画家之间徘徊,至于当今画坛上所说的“南张北齐”(南指张大千)笔者也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考证,倒是“南张北溥”(南指张大千,北指溥心畬)来历非常清楚,南北画坛积极响应,并影响至今。那么,民国时期齐白石不被看重究竟是何原因?究竟是何人与齐白石过不去?(附图1)
众所周知,本世纪初,当海上画派风靡中国画坛时,作为有深厚文化历史根基的元、明、清三朝的故都,也涌现了一批博彩众长、融会中西于一炉的改革者。这当中,有金城、周肇祥、陈师曾、萧俊贤、萧谦中、陈半丁、齐白石、胡佩衡、汪采白、姚茫父、王梦白、汤定之等,然北派名宿之集大成者,当以金城为首,且影响最大,门生众多,尤其是他倡导“入古出新”的艺术主张,得到了北方画坛众多画家积极响应,可以说,他不仅统治民国北方画坛的艺术走向,也左右了当时藏家的收藏取向。(附图2、3、4、5、6、7、8)
 附图2、金城(1878—1926年)
附图2、金城(1878—1926年)

金城(1877—1926年)是近代著名的学者、书画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绍城,号巩伯、拱北,别署北楼,因世居浙江吴兴,又自号藕湖渔隐,浙江吴兴(今湖州)人,生于北京,斋名“逍遥堂”。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喜爱绘画,别无师承,全靠临摹家藏古代名迹,几可乱真。所以,他是一位传统功力极为深厚的书画家,擅长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篆刻,旁及古文辞。早年留学英国,在肯司大学学习政法,毕业后远渡美、法诸国,考察法制及美术,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一位大学者。归国后,回国后初任上海公共租界会审议委员,后被聘为编订法制馆、协修奏补大理院刑科推事、监造法庭工程处会办。宣统二年(1910)法部派金城充美洲万国监狱改良会代表。中华民国成立后,任众议院议员、国务秘书,参与筹备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前身),倡议将故宫内库及承德行宫所藏金石、书画于武英殿陈列展览,供广大群众和画家们研究学习。1918年创立了名闻遐尔的中国画学研究会,聘周肇祥为会长,聘任当时画坛精英萧谦中、于非厂、胡佩衡、俞明、陈半丁等为教师,许多有绘画基础的青年聚集在画学研究会,由金城等讲授古代绘画的成就与艺术。他竭力提倡保存国粹,临摹画稿,一笔不苟,以此造就新国画人才,如以后成为名家的刘子久、马晋、陈少梅、田世光、管平湖、陈缘督等皆出身于此。遗憾的是56岁的金城就因病去世,有专家认为,若是金城不早逝,他的艺术成就会很高,民国美术史也将被改写。金城去世后,画学研究会的部分会员为纪念他,于1927年由他的儿子金潜庵发起组织了“湖社画会”。并编辑出版半月刊《湖社》,后改为月刊,刊登社员及名人作品,介绍古代名画,宣传维护传统画法。湖社影响甚大,成员几乎遍及全国,盛极一时。(附图9、10、11、12)
 附图9、金城 1921年作 秋林万壑图书法对联
附图9、金城 1921年作 秋林万壑图书法对联
 附图10、金城 山水图 镜心
附图10、金城 山水图 镜心
 附图11、金城 1926年作 拟宋人花鸟四屏
附图11、金城 1926年作 拟宋人花鸟四屏
 附图12、金城 己末(1919)年作 摹沈石田赠吴匏庵行卷 手卷
附图12、金城 己末(1919)年作 摹沈石田赠吴匏庵行卷 手卷
对中国画艺术,金城始终认为,文人笔墨意笔草草,不求形似,已成中国画学衰弊之源。“工笔固未足以尽画之全能,而实足奉为常轨;写意虽亦画之别派,而不足视为正宗。能工笔者,学写意而不难;专写意者,求工笔者匪易。后人不察,动以写意矜人。谓能尊崇高古,而画之一道,遂失其堂堂正正之师”(见《金拱北讲演录》)。金城对工笔设色绘画富于勇气的大力倡导,使被打入另册已数百年的传统工笔在全国异军突起,亦使北京画坛独树一帜,蔚为特色。从二十世纪时代倾向来看,这也是一个对陈陈相因,因袭古典笔墨的文人画取强烈批判态度,而因引入西方写实,故对传统北宗与院体相对青睐的时代。从这个角度,以金城为代表的北京画家群,则从古典写实传统的角度应和了此种时代风气。京派画风的独特价值和时代意义也就在这里。其后的徐燕荪、马晋、陈少梅、田世光、管平湖、陈缘督、张其翼、惠孝同、刘子久、吴镜汀、吴光宇、卜孝怀、刘凌沧、王叔晖等都是其追随者。所以,金城作为当时北方画坛领袖,门生众多,且多有成就,他的艺术观念和主张极具影响力,也使得古典写实传统这一路画家可谓盛极一时,且统治了民国京津画坛。尽管金城1926年就去世,生前也没有资料显示他遇见过齐白石,但他的绘画理念和主张被当时众多画家所接受和继承,并成为当时画坛的时尚,这一现状直接导致齐白石这路大写意花鸟遭冷落、被排挤。有三件事颇能说明齐白石当时的境遇,第一件事是1926年春,从海外归来的林风眠就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开始施展自己的艺术抱负,实践着伯乐蔡元培的“兼容并蓄”和“学术自由”的治学思想,对教学进行布局和改革。据林先生回忆,曾想请民间画家齐白石到艺专任教,结果遭到校内一群国画教师反对,他们说,如果齐先生从前门进校,他们就从后门出去。可见当时国画教师对齐白石成见有多大。不过,林广纳贤才,顶着压力,不顾大多数中国画教员的反对,毅然聘请齐白石任教。第二件事是齐白石应酬受冷落。据齐白石回忆:“有一次,我到一个大官家去应酬,满座都是阔人,他们看我衣服穿得平常,又无熟友周旋,谁都不来理睬。我窘了半天,自悔不该贸然而来,讨此没趣。想不到兰芳来了,对我很恭敬地寒暄了一阵,座客大为惊讶,才有人来和我敷衍,我的面子,总算圆了回来。事后,我很经意地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送给兰芳,题了一诗,有句说:‘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势利场中的炎凉世态,是既可笑又可恨的。”第三件事是请评论家大佬写文章遭拒。当年堪称是国内和港澳两地第一“名编”的艺评界大佬陆丹林(1896—1972年)时常为吴昌硕、张大千、张善孖、吴湖帆、郑午昌等名家写文章,齐也曾想送画给陆丹林,希望陆为他写文章美言,结果被陆拒绝,当时陆主要也是看不上齐白石大写意花鸟之作,并非与齐个人过不去。(附图13、14)
 附图13、中国画学研究会部分成员合影,周肇祥(前排左五)、金城(前排左三)、萧谦中(前排左二)、刘子久(中排左三)、吴镜汀(中排右三)、管平湖(中排右一)、胡佩衡(中排右二)、马晋(后排左二)
附图13、中国画学研究会部分成员合影,周肇祥(前排左五)、金城(前排左三)、萧谦中(前排左二)、刘子久(中排左三)、吴镜汀(中排右三)、管平湖(中排右一)、胡佩衡(中排右二)、马晋(后排左二)
 附图14、1938年,周肇祥(右三)与张大千(左二)等名流在北平故宫合影(左起:于非闇、张大千、黄宾虹、福开森、钱桐、周肇祥、徐世昌、江朝宗)
附图14、1938年,周肇祥(右三)与张大千(左二)等名流在北平故宫合影(左起:于非闇、张大千、黄宾虹、福开森、钱桐、周肇祥、徐世昌、江朝宗)
笔者以为,齐白石民国时期受到排挤和冷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木匠出身、节俭小气、甚至吝啬的习性都与当时京城达官贵人格格不入,但最主要恐怕还是他的大写意花鸟画风与当时主流画风不符,因而受到众多画家的诟病和白眼,那时以周肇祥(1880—1954年,中国画学研究会会长、古物陈列所所长)、王梦白(1888—1934年,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姚华(1876—1930年,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余绍宋(1882—1949年,北京美术学校校长)等为代表的艺术大佬,对齐白石这路大写意花鸟画风冷嘲热讽、抨击尖锐,他们认为齐白石的作品是根本不入流的“野狐之禅”,是画匠、匠画。周肇祥是个位高权重、著作等身的艺坛重量级人物,工诗文,精鉴藏,通文史。晚年潜心金石书画,是京津画派的大佬和领袖人物。1926年起担任古物陈列所所长(故宫博物院前身)、中国画学研究会会长,他在北洋时期曾做过湖南省代省长、湖南省财政厅厅长,是湖南的父母官,但他对来自湖南的齐白石却始终以鄙视的态度,周曾公开跟他的学生说,你们不要学齐先生的画,他的画是骗人的。余绍宋在日记中也写道:“齐尤为荒谬,令人作恶。”王梦白甚至还与齐白石对骂,据石谷风老先生所忆:王梦白、齐白石当年同于北平艺专任教,两人隔岸相对作画,王梦白往往一边绘画一边对齐施以谩骂,还常常学习其湘潭口音以为取乐。有趣的是梅兰芳、王雪涛都是王和齐的入室弟子,他们拜王在前,拜齐在后,但梅兰芳、王雪涛的画风走的还是王梦白一路。尤值得一提的是,连身居上海的吴昌硕晚年也以“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的话语来讽刺一下自己的“山寨产品”。在这样大环境下,要不是陈师曾、徐悲鸿的提携和相助,齐白石在很难在京城养家糊口。可谁又能料到新中国成立后,木匠出身的齐白石却是一支独秀,万千宠爱于一身,不仅被推举为全国人大代表,文化部授予他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称号,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为他拍摄专题纪录片《画家齐白石》,还让他担任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甚至还被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请去中南海吃饭。齐白石90岁生日时,北京文艺界组织了200余人为他举办生日庆祝会,至于齐白石大写意花鸟画风更是风靡大江南北,成为画坛的时尚,而传统宋元经典一路画风则被边缘化了,这也验证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古话。所以,齐白石在建国后名望扶摇直上,大红大紫,风头盖过了所有画家,这恐怕连齐白石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的。(附图15、16、17、18、19)
 附图15、周恩来和齐白石交谈
附图15、周恩来和齐白石交谈
 附图16、1956年6月15日,齐白石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附图16、1956年6月15日,齐白石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附图17、齐白石(前排左一)、徐悲鸿(前排左二)、吴作人(后排右二)、李桦(后排左一)合影
附图17、齐白石(前排左一)、徐悲鸿(前排左二)、吴作人(后排右二)、李桦(后排左一)合影
 附图18、齐白石作品邮票(上排左起第四枚为《蛙声十里出山泉》)
附图18、齐白石作品邮票(上排左起第四枚为《蛙声十里出山泉》)
 附图19、齐白石 “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册页 (十八开) 尺幅32×26cm×18
附图19、齐白石 “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册页 (十八开) 尺幅32×26cm×18
今天,当我们回首往事,可以看到齐白石波澜起伏、冰火两重天的艺术人生。对齐白石的艺术,他自己曾多次说过:“我的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但如今看来,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推他的绘画,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齐白石地位和影响的直线上升,很多评论家对白石艺术也是不吝赞美之词,有的把齐白石捧上了天,甚至被神化。实际上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已意识到之前把老乡齐白石捧得过头了,在他看来齐白石花鸟画仅是雕虫小技,他甚至说过“齐白石、陈半丁之流,就艺术而论,还不如清末某些画家······”在评价齐白石艺术中,笔者十分注意老一辈名家的评语,如陈半丁、潘天寿对白石的绘画艺术都有评价,但他们说得很婉转,大意认为吴昌硕艺术仍要高于齐白石,这恐怕与他们是吴的弟子有关。不过,评价齐白石最到位的要数自称“五百年来精鉴第一人”的张大千,记得著名篆刻家王壮为与张大千聊起王一亭、吴昌硕、齐白石的艺术。张大千曾说:“王一亭、吴昌硕都学任伯年,但王一亭太‘能’,吴昌硕则较‘纯’。吴昌硕以拙朴篆法入画,甚至章法都是,如他写石鼓文也偏重右上方的格局。所以吴昌硕的艺术成就比王一亭大。但是齐白石之‘纯’,更甚于吴缶老,所以齐白石的作品更胜于吴昌硕。”
当然,对齐白石艺术地位和成就的评价并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笔者只是重点阐述齐白石在民国北漂京城坎坷的经历,这段经历堪称传奇,细细品味,耐人寻味。(附图20、21)
 附图20、齐白石《松柏高立图 篆书四言联》
附图20、齐白石《松柏高立图 篆书四言联》
 附图21、齐白石 1925年作 山水 12屏条
附图21、齐白石 1925年作 山水 12屏条
编辑:陈佳
关键词:朱浩云 齐白石 为何在民国画坛 吃不开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