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贝丘遗址有新发现 数千年骸骨死状惨烈死因待解
黄土之下,深埋数千年的骸骨依旧保持着下葬时的姿势。在南宁市那北咀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以下简称那北咀贝丘遗址),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最新发现了两具有待研究的骸骨,其中一具多处被肢解,另一具的头骨则张大嘴巴,临死前似乎遭到极大的痛苦。这两具骸骨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在那北咀贝丘遗址,考古专家正进行抢救性发掘
日前,记者跟随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专家来到那北咀贝丘遗址,探寻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的痕迹。
遗址里墓葬方式独特
那北咀贝丘遗址位于五合大道临江岸边,于1989年10月被公布为邕宁县文物保护单位。今年5月,为配合邕宁水利枢纽建设,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正式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数月的发掘工作,目前遗址已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

在那北咀贝丘遗址还发现了40多处人类墓葬,大部分墓葬骨架保存完整。其中少数为肢解葬,大部分均为屈肢葬。屈肢葬在新石器时代邕江两岸的贝丘遗址中十分常见,主要是把遗体肢骨屈折,使上、下肢屈折,呈蜷曲形状,然后埋葬。而肢解葬则是在人死之后,在软组织、肉还没有腐烂前把人体肢解掉,而后放入墓坑里。
肢解葬骸骨震惊专家
除了具有贝丘遗址的共同特征,这具肢解葬骸骨还有意外发现。“之前我们发现的肢解葬大多是肢解3——4个部位,但这具骸骨被肢解得很厉害,仅腰椎就被分成了4段。”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覃芳指着其中一具骸骨介绍到。

从目测来看,这具包括颈椎、腰椎、髋股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几乎主要的关节部位都被肢解了。
为何这具肢解葬的骸骨被“区别对待”?如今已不得而知,有关于肢解葬和屈肢葬的原因和背后的意义,考古研究也尚无定论,不过学者大多倾向于肢解葬是为了让逝者回归孕育时的胎儿姿势,或人类睡眠时的姿势,或是一种灵魂信仰。
张嘴骸骨死前遭痛苦
另一具嘴巴张大的屈肢葬骸骨同样令考古专家们感到惊讶。这是一具属于中老年女性的骸骨,尤其头骨保存得十分完整,但上下颌骨却呈现怪异的姿态,几乎张开至极限。
据合理性推测,通常只有遭遇火灾或溺水窒息时才会呈现嘴巴张大的形态,这也意味着该女性死前应该遭遇了很大的痛苦。覃芳表示,遗址内的骸骨都将清理带回研究所做进一步的研究,并将邀请相关的病理学专家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死因。
目前,那北咀贝丘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已近尾声,待墓葬清理完毕后,该遗址将交与建设方使用,遗址不能保存下来。但那北咀贝丘遗址的研究仍将继续,有助于研究史前时期人类的宗教思想意识和生产生活情况。
6000年前,这些他们都会了
“撩螺”习惯延续数千年
据推测,那北咀贝丘遗址年代距今有6000年到1万年前,属于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早期。实际上,南宁沿江一岸曾发现过多处贝丘遗址,贝丘遗址的最大特点就是遗址有大量螺蛳壳堆积,许多螺蛳壳还被敲掉尾部,可见南宁人的“撩螺”习惯已延续数千年。
已了解人体解剖结构
肢解葬(见下图)是把人体肢解掉,接着放入墓坑里下葬。值得肯定的是,在6000年至1万年前,居住在那北咀的古人类已经初步了解了人体解剖结构。
编辑:陈佳
关键词:贝丘遗址 有新发现 数千年骸骨 死状惨烈 死因待解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