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产业帮扶 结对帮扶 社会帮扶

淄博市博山区政协构建“三位一体”精准扶贫工作格局

2016年10月14日 14:59 | 来源:联合日报
分享到: 

淄博市博山区政协紧紧围绕全区扶贫攻坚工作大局,立足自身职能,创新帮扶机制,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政协委员投身于扶贫帮扶主战场,着力构建起“产业帮扶、结对帮扶、社会帮扶”“三位一体”精准扶贫工作格局,各项扶贫脱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以产业帮扶为抓手,“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博山区政协把助推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扶贫攻坚主渠道,根据全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先后组织开展了电子商务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饮食业发展、卫生惠民工程、全域化特色旅游等一系列调研视察活动,就产业结构调整,收入渠道拓宽、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进行议政建言,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得到区委领导的批示和有关部门的采纳落实。注重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助推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整理上报了《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的建议》、《关于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关于加强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等诸多社情民意信息。区委、区政府充分采纳意见建议,将增强“造血”功能,提升扶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等写入全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出台了《23个行业部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深入实施“万户农民脱贫奔康工程”,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致富产业,以产业促就业,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努力提高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

以结对帮扶为重点,打出扶贫攻坚组合拳。博山区政协勇挑精准扶贫重担,采取“1+1”、“1+N”的精准结对帮扶工作措施,由区政协主席牵头联系一个镇,选派第一书记挂包一个村,区政协机关全体人员整村结对帮扶贫困户。按照区政协班子成员挂包4户,委室主任挂包3户,一般干部挂包1户的方式,与所挂包的石马镇桥西村37户贫困户进行配对,实现了干部职工与扶贫对象结对全覆盖。

在博山区政协第一书记派驻的博山镇洪山口村,区政协面对该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容村貌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实际,主动作为,因村施策,制定了系列帮扶措施,力求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求突破,努力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针对该村留守老人无人照料的难题,区政协积极协调民政部门,为该村申报了农村幸福院建设项目,并筹措办公经费3万元作为项目建设启动资金。针对该村发展缺乏项目支撑的情况,区政协主席亲自安排,帮助该村制定项目计划,主动协调市区有关部门,为该村争取到“文明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并获得上级补贴建设资金100万元。

以社会帮扶为载体,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博山区政协坚持“扶贫攻坚,委员先行”的原则,瞄准“精准扶贫”这一“靶心”,积极为委员搭建协商议政平台。坚持每年全委会期间举办专题协商座谈会,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及政协委员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进行面对面交流;集中开展走访委员联系月活动,就扶贫工作开展征求委员意见建议。区政协注重为委员搭建帮扶活动平台,坚持“不换频道”,将开展“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本届政协委员任期内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抓在手上,要求委员每年至少联系一户困难家庭、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激励委员发挥优势,在扶贫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唱“主角”,站“前沿”。

编辑:薛鑫

关键词:淄博市博山区政协 精准扶贫工作 帮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