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中国画之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
国画之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画的创作应舍形重神。重神就是要注重对客观物象的内在精神表现,而不必束缚于形象的逼真和事物的外在表象。这里说的作品的内在精神,就是强调国画作品要有文化底蕴,饱含着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上乘之作。
文化是艺术的灵魂。艺术作品文化底蕴的提升,可体现在选择有重大历史文化背景的事件或强烈体现民族意识、民众情感、民众习俗等 各种民族信息的题材上。如有人画无名无姓的古代仕女图,倘若改为以昭君和亲、卓文君恋司马相如、花木兰从军、梁红玉抗金为题材,同样是女性人物画,其文化 内涵就要厚重得多。再如宗教题材画,画唐僧西天取经、鉴真日本传法、虚云崇佛爱国,就比那些无任何主题思想的佛教画作更有文化价值。创作具有深厚文化内涵 的历史题材作品,可以传播历史知识,弘扬爱国精神,推崇真善美行为。极大地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国画作品文化内涵的提升还可体现在诗书画印四位 一体的表达方式上。绘画善于运用点线色彩的造型和暗喻比兴等艺术手法来表达思想,诗词长于用优美的文字语言来叙事抒情表现内心世界,书法长于运用点画线条 造型来表达诗意及作者的心理活动,如果把三者有机结合在一个画面上,可使作品达到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从而极大地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应突出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优秀的国画艺术作品能使人赏心悦目,能使紧张者得到放松、忧虑者得到喜悦,能从艺术欣赏中获得心理满足和精神享受,这就要求艺术 作品在选材、构图、用色等方面或喜庆祥和、或宁静淡雅、或睿智抒怀。如我们欣赏李可染名画《万山红遍》,就能获得欢快愉悦之感。好的艺术作品应能使人振奋 精神,修养身心,启迪智慧。中央军委办公大楼综合厅曾悬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侯德昌先生创作的巨幅国画《长城雄关》,该画长8米,高3米,画面上巍巍耸立 的长城雄关与昂然挺立的苍劲青松,既喻示着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也暗喻着伟大祖国如长城千秋永固,观此作品,荡气回肠。已故画家王憨山先生曾画 一幅苍鹰图,两只苍鹰蜷缩于山崖之上,憨山先生在画上题了一句名言:“苍鹰不搏即鸳鸯。”警示人们必须不畏艰险,不失锐气,自强不息。
某一时代的国画作品,应打上同一时代大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小到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烙印,使作品体现时代风貌,充满生活情趣。历史延续的脉络也 可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得到体现。这种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历史价值。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能成为传世名画,就因为这幅作品描 绘了北宋故都汴京城内及近郊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对当时的人物、建筑、交通工具、社会风尚等有生动的反映,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齐白 石之所以成为近代中国绘画大师和世界文化名人,除了善诗文和书法篆刻自成一家这些因素外,他的绘画作品在题材上紧贴生活,农民耕田养猪、小鸡嬉戏、杂花野 草、猫狗虫鱼皆可入画,其作品内容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生活气息,具备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当代艺术创作应从中得到启示,使作品更接地气,从现代城市到现代农 村,反映时代特征的各种客观物象都可成为国画的好题材。
没有灵魂的艺术是毫无意义的艺术,国画创作不能舍弃民族精神之灵魂而图发展。创作既有观赏之美又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画作品,是艺术家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中国画之妙 在于似 与不似之间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