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高层动态 高层动态
万鄂湘率组赴河南调研
离开荆楚之地湖北,10月15日,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率“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调研组继续北上,来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原河南。在豫期间,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秘书长李文慧,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刘春良会见了调研组一行。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笃运,民革河南省委会主委李英杰陪同调研和座谈。
10月15日,“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座谈会现场
今年以来,围绕“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主题,民革中央调研组已先后赴陕西、山西、四川、上海、吉林等地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提交的《关于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议》,得到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四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重要批示。按照批示精神,民革中央继续深化调研,河南此行是第二阶段调研的第二站。
15日至16日,围绕调研主题,民革中央调研组与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及郑州、洛阳、开封、安阳、信阳等地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河南省法院、检察院系统代表,民革党员中的法律界专家学者等,进行了深入座谈。如何以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部分有立法权的城市如何先行先试?如何让民众参与立法、监督执法?民革作为参政党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在一次次交流碰撞中,调研组及有关方面对问题的思索也愈加深入。
10月15日,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在“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座谈会上讲话
“感谢前来,辛苦大家了。”座谈前,万鄂湘走上前与参会者一一握手。他首先介绍了民革中央开展调研的背景、内容、目的,分析了国外立法经验及国内部分城市的立法探索。他强调,“请大家发言直奔主题,书面资料可提交给调研组,现场还请多谈问题困惑,多提意见建议。”
与会者高度评价了“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调研主题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结合自身实际,从下位法与上位法关系、不文明行为界定、公众参与立法、如何制定有“牙齿”的良法严法、多管齐下推动法律实施等角度畅谈看法,讲述困惑,提出建议。
10月15日,“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座谈会现场。
国际上普遍认为,欧洲、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较高,得益于其较高的法治水平。例如,日本《轻犯罪法》将危害社会或影响公共秩序的33种行为(最早为34种行为)都定性为轻犯罪;新加坡明确40余种罪名适用鞭刑,包括一些轻罪如涂鸦等,且执法必严,对外国人也一视同仁,连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求情也不能豁免。
10月15日,“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座谈会在河南郑州举行
目前,我国已经有深圳、武汉、杭州等多个城市颁布实施《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取得积极效果,但也面临一些争议,有的仍被称为没有“牙齿”的软法。此外,贵州省和青岛市也正在进行或酝酿为“文明”立法。
在研究多地为“文明”立法的实践的基础上,民革中央建议,各地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下,可以用地方立法形式,对城市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作出具体的、精细的奖惩规定,并通过市民调查、民主协商等广泛征求意见,以求获得最大的社会认同度。
同时,通过地方立法机关的精准立法,提高法律规范的可执行性。“酒后驾车行为得到有效禁止,恰恰得益于酒驾入刑立法的精细和处罚标准的明确,消除了执法的自由裁量空间。”民革中央认为,精准立法需要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配套,建议积极发挥地方立法效能,由省级、市级立法机关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罚标准的激励和威慑效果,进行精细化立法,市级层面处罚标准则应尽量避免弹性和自由裁量。
民革中央还建议,在将公民社会行为文明规范纳入法治轨道的同时,进一步通过立法规范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诚信行为。
10月16日,民革中央调研组与河南省法院、检察院系统代表座谈。
10月16日,民革中央调研组与河南省法院、检察院系统代表座谈。
在上述建议的基础上,民革中央还提出了具体操作路径:
一是立法先行。
在省级人大的指导和法学家的帮助下,发扬民主立法精神,由有立法权的市人大针对市民反映最突出的几条陋习进行地方立法,把法律的惩戒标准公示给市民,明确违法的后果责任,并切实解决“法不责众”问题和与上位法的衔接问题。通过持续努力,逐步推动文明行为内化为个人自觉,固化为社会良好风尚。
二是配套推进。
行政机关配套跟进相关设施建设,执法部门文明执法,通过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畅通公民监督的渠道,形成法治政府与公民之间良性互动和配合,如上海、北京等地推行手机APP拍摄举报交通违法行为等。通过公民积极广泛参与,整治陋习、提高文明程度和法治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理念和法治要求,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三是总结推广。
在充分试点的基础上,升华总结立法、行政、执法、普法等方面经验,研究提炼法治建设的标准或评估指标体系。对于设区市地方立法的科学化程度、精细化程度、政府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公民普遍守法、企业守法守信等量化标准,在更大范围内予以推广。
民革组织将如何参与推动?
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这与民革中央建议有颇多契合之处,也让民革中央就此继续深化调研,更具积极意义。
万鄂湘表示,作为以社会法制为参政议政重点领域之一的参政党,民革中央将积极做好“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前期理论研究论证,为科学立法建言献策。民革中央还将动员民革省级组织在本省内选取基础较好的一两个市,通过政治协商、立法协商等渠道,向地方中共党委和立法机关提出建议,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通过精准的惩罚整治陋习,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推进这项工作贡献力量。
据悉,湖北、河南之后,民革中央围绕“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还将继续开展调研。
编辑:韩静
关键词: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 调研组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