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成都:大数据追根溯源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新华社成都10月19日电(记者董小红、杨迪)“轻轻一点,就能知晓餐桌上吃的这个土豆是哪里种的、农药是否有残余,连配送时间和配送车牌号都一清二楚。”在成都大蓉和饭店门口,一块食品溯源电子触摸屏吸引了不少顾客的注意,拿出手机扫一扫屏幕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食材的“前世今生”。
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以来,成都市依托“互联网+”理念和技术,利用大数据实现食品安全追根溯源,探索出一条“智慧食安”创建之路。
餐饮店内的电子触摸屏背后,是成都依托顺点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食品流通溯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项目“源本生鲜”,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实现了食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互联网+溯源+检测,让食品流通千万里、追溯零距离。”成都顺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晓晨介绍,进入该平台的所有农产品需经过严格的安全把关,卖方对自己销售食品实施快检,快检结果自动上传,达标后才能开始配送;同时,平台和政府监管部门还会不定期抽检。
运行1年来,“源本生鲜”平台已经聚集了全市50%的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和农业合作社、60%的农贸市场经营者和90%的学校食堂。目前,该平台注册使用用户超过2万家,每日涉及交易额逾1800万元,交易食材逾3000吨,影响受益人群逾350万人。
联合顺点科技公司,依托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成都市还开发建设了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作为全市“智慧食安”体系的技术中枢,全面打通全市各级各部门、第三方电商平台、市场管理平台、企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美食安全网。“大数据分析,能及时实现食品安全科学预警,发挥‘雷达’与‘哨兵’作用。”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院长万渝平介绍。
据悉,目前该数据中心已归集7万条监管数据、860万条检验检测数据,接入30万条生产商数据、7000万条全球商品数据、30亿条网络舆情数据,并可保持月均20万条的增长幅度,形成更强大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处理能力,为“智慧食安”运行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大数据 食品安全


学剪纸 迎新春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会见德国外长马斯
红红火火中国年
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
火车站里的交响音乐会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