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能量 正能量
“巧手”催生布依族花甲绣娘“俏夕阳”

中新网册亨10月21日电 进入10月以来,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冗渡镇大寨村秧弄锦绣合作社,一群年过花甲的布依族妇女在农闲时忙着纺纱、织布、刺绣,缝新衣、晾成衣,以几百年来传承不断的技艺延续着布依族文化。
册亨县有“中华布依文化第一县”之誉。大寨村原名秧弄九寨,“秧弄”布依语意为“美丽幸福”,是贵州50个“最具魅力村寨”之一,全村2107人,布依族占比89.2%。

“布依族自古勤劳,男耕女织,女红更是布依族妇女持家的基本功。在百年以前,秧弄织布坊就是本地妇女手工劳作的主要场所。”秧弄锦绣合作社负责人王琴告诉记者,“合作社里,现在每天有十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来织布、刺绣。”
位于秧弄织布坊内的合作社,由32名村中妇女自发投资投劳成立,生产布依族服饰、土布床单及手工刺绣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老人们精神矍铄,细致而专注。“我从十岁学织布刺绣,已经有64年了。”74岁的韦玉开停下手中的活,掰着手指头认真算准年头后说,“我做的东西后生们见了都说好!”
“来社里织布刺绣的老人每天可以挣50元钱,钱不多,但老人们每天在一起织布刺绣聊天,很开心。”王琴说。
“老人们都是宝贝。”册亨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罗佐文告诉记者,“支持老人发挥特长,不仅有利民族传统文化技艺传承,更能够凝聚力量人心,让老人们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老有所乐。”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寨村精美的刺绣和布依族服饰也备受游客青睐。王琴透露,截至目前,合作社已产销售600余套民族服装及相关手工品,销售额达30余万元。
据了解,贵州省针对民族聚居地区留守妇女大多拥有传统纺、织、染技艺推出的“锦绣计划”,带动了全省乡村大批留守妇女学习、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技艺,将贵州“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全省近50万绣娘“家门口就业”,去年以来产值合计约100亿元人民币。(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巧手” 布依族花甲绣娘 “俏夕阳”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