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身份证丢失致“被作案” 大学生被当通缉犯遭抓捕

10月21日凌晨,华东交通大学大三学生黄诚走在路上被几位民警以抓捕“全国网络在逃通缉犯”的名义,带走审讯超一小时,最后提供不在场证明后,才得以脱身。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此前,黄诚因涉嫌一起非法拘禁和敲诈勒索案,成为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公安局的“网络在逃通缉犯”。勐海警方一位民警称,大学生黄诚身份证丢失,被人冒用作案。西双版纳州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警方已与黄诚联系,撤销其“在逃人员”身份,并将予以赔偿。
在校生成网络在逃人员
从没去过云南的黄诚,没有想到,自己会与西双版纳产生交集。
黄诚是九江人,在位于南昌的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读书。今年10月20日下午,他在经过南昌市广兰大道时,迎面走来几名男子,并截停他。
事后,黄诚向新京报记者回忆称,这几人并未身着警服,但是向其出示了警官证和拘捕证,并自称是南昌警方,要求黄诚配合接受调查。见到这样的情景,还是一名大三学生的黄诚有些紧张,不住反问“为什么”。眼前这些民警则告诉黄诚,他因为涉嫌在云南非法拘禁和敲诈勒索他人,已被云南勐海县警方列为“全国网络在逃通缉犯”,而他们此行,正是协助勐海警方,对黄诚实施抓捕。
在听到这样的话后,黄诚说,自己第一反应是“不相信”。他表示,自己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从小生长在江西,从未到过云南,更不可能在西双版纳“作案”。因此,黄诚本能地怀疑,自己遇上了“假警察”,于是便开始挣脱,转身欲走,并与几位民警产生冲突,引发路人围观。
黄诚向新京报提供的照片显示,他的胳膊肘存在明显的擦痕。黄诚表示,冲突中,自己被按倒在地,身体多处擦伤。尽管挣扎了一阵,最终还是被塞进车内带走。
身份证丢失致“被作案”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在黄诚看来,“就像做梦一样”。
20日下午,黄诚被带入位于南昌市区的某派出所审讯室内。刚刚进门,一位民警即向他介绍了“涉案情况”,并与其核实“有没有做过”。对此,黄诚当即否认,并提出,自己有不在场证明。
随后,黄诚被拍照、审讯,时长超过一个小时。最终,由学校辅导员出面,将黄诚带回学校。
一个在校生,怎么会成为网络在逃人员?勐海县公安局一名办案民警称,10月16日晚,犯罪嫌疑人使用黄诚的身份证,在勐海县一宾馆开房,对受害人实施非法拘禁和敲诈勒索,后逃脱抓捕。警方在调取了开房记录后,才将黄诚列为通缉人员,并予以追逃。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南昌警方一名孙姓民警表示,其“只是依法执行,错误在云南警方误把黄诚列为网络在逃犯”。
昨日下午,勐海县公安局的上级机关,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公安局一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介绍,事发后,警方便与黄诚联系,撤销其“在逃人员”身份。而黄诚则告诉新京报记者,勐海警方已经与其达成赔偿意向,近期将有正式答复。

追问1
公安机关是否存在违规?
缺乏对身份信息验证,涉嫌渎职和滥用职权
从未到过云南,却被列为网络在逃人员,云南警方在这一事件中,是否违规?在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永杰看来,在本案中,公安机关获得犯罪嫌疑人的开房信息后,通过宾馆的监控画面,对比身份信息,很容易确定嫌疑人真实身份。目前情况看,云南警方可能未进行这一验证,涉嫌渎职。
王永杰认为,在事实部分尚未清晰的情况下,先行将黄诚列入网络统计名单,云南警方存在对通缉权的滥用。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南京一位民警透露,通常来说,嫌疑人为本地户籍,可直接发布通缉令;如果为外地籍,或者活动区域在辖区外,在报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后发布。
王永杰认为,云南警方在发布通缉令流程上是否存在问题,还需视案情进展才能进一步确认。
追问2
当事人如何维护权益?
律师称可申请国家赔偿,公安机关需公开道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行政及执法机关“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王永杰告诉新京报记者,按照这一规定,黄诚可向当地警方申请赔偿,不过,鉴于其丧失人身自由的时间较短,即便申请成功,可获得的赔偿额度也十分有限。然而,鉴于因工作失误,造成黄诚人身权益受损害,公安机关应该对其公开道歉。
此前,黄诚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勐海警方已经与其达成赔偿意向。
追问3
身份证丢失后应该如何处理?
丢失后信息仍能读取,要及时挂失
黄诚告诉新京报记者,2014年9月,自己和同学在九江游玩时丢失了身份证,补办后原身份证一直未挂失。而南昌警方一位民警在与黄诚事后沟通时,也指出,因为其“身份证丢失后未及时挂失”,“给你造成了相应影响”。
丢失了身份证后,如何防止出现类似事件?王永杰表示,二代身份证即便是丢失后,其信息仍然可以被读取。因此,在丢失身份证后,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挂失。“在挂失后,再遇到有人冒用身份证作案,警方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张身份证曾经丢失,也就避免出现类似情况。”

【警察抓错人】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广东、青海均有“被拘留”“被跨省”等类似案例发生。相关案件多由身份信息冒用而引发。
2014年,广东兴宁的朱先生收到中山市公安局寄送的行政拘留通知书及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地警方调查后发现,罗某某因违法被广东中山公安机关查处时,冒用朱先生身份证信息。获得这些情况后,朱先生将罗某某告上了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并胜诉。
2013年11月24日,湖南一26岁女子被警方抓获,后被带到青海。之后,警方发现该女子并非犯罪嫌疑人,而是身份信息被盗用。随后,西宁警方发布了“跨省追捕湖南女子”的情况说明,并向该女子及其家人道歉。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煜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身份证丢失 “被作案” 大学生 被当通缉犯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