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数字敦煌”展首赴国外展出 科技成果与艺术相融
由敦煌研究院与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甘肃省文化厅支持的“丝路明珠,数字永恒——数字敦煌成果展”于27日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其旨在大力弘扬敦煌文化艺术,全面展示敦煌研究院数字化研究成果。
10月27日,“丝路明珠,数字永恒——数字敦煌成果展”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图为虚拟漫游展区观众互动体验。 丁小胜 摄
为期20天的此次展览共分六个板块进行展示,即:丝绸之路中国段高清摄影艺术作品展示;敦煌石窟内容图片展示;全景漫游互动展示;投影展示;3D打印塑像展示和文化创意衍生品展示。
敦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马世林在展览开幕式上详细介绍了敦煌研究院在“保护、研究、弘扬”方面的情况,尤其是介绍了数字化敦煌石窟研究从丝绸之路中国段高清摄影艺术作品、敦煌石窟内容图片、虚拟互动、视频投影、3D打印塑像、文化创意衍生品展示等方面的情况。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表示,本次展览以“数字敦煌”资源为基础,突破传统的展示形式,通过实体与虚拟互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数字化展陈形式,让科技与艺术相融合。
开幕式结束后,应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邀请,吴健作了主题为“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与应用”讲座,引起了与会嘉宾和学者的强烈反响,并赞扬敦煌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和显著成效。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敦煌石窟的保存、保护迫在眉睫。尽管多年来用尽一切可能的传统保护手段,但仍无法彻底阻挡这一渐变过程。直至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长久保存提供了可能。
始于20世纪90年代数字敦煌项目持续探索利用数字技术永久地、高保真地保存敦煌石窟的信息资源。截至目前,敦煌石窟已完成120个洞窟的图像采集、42个洞窟图像处理、20身彩塑的三维重建、120个洞窟全景漫游节目制作、124个洞窟三维扫描、文献数据库20万条等。(安慧莉 冯志军)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数字敦煌成果展 数字敦煌 科技成果 艺术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