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70后玉雕师精琢生活:自学成才 17岁作品获认可
“除了细琢精雕,还要葆有艺术品原有的灵动,提高作品的意趣。”这是福建泉州一名“70后”玉雕民间工艺者董锦灿的“翡翠雕刻经”。
玉雕师董锦灿的《花篮》翡翠雕。 廖静 摄
27日,记者慕名拜访了这位钟情翡翠雕刻的自学成才型玉雕师,他侃侃而谈看似“高大上”玉石雕刻,将其解释为一种“不失自然、因势成趣”的艺术态度。
中国的玉石应用有数千年的历史,玉雕技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中国人爱玉,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常常用玉来形容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古代玉器是皇室和贵族的专属用品,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2015年,董锦灿获评为“福建省民间工艺大师”称号。早前,技法精湛的他已经是国家高级(玉石雕刻)技师。这样一名玉雕师成长于拥有“中国雕艺之乡”的泉州,惠安县木雕和石雕闻名遐迩,而董锦灿却迷上了玉雕。
玉雕师董锦灿的《爱巢》翡翠雕。 廖静 摄
对于学玉雕,他并没有拜过师。“因为对玉雕深深的热爱,所以才能越雕越好。”董锦灿童年时期就在家里开的工艺厂里玩耍,对流传了千百年的泥塑、木雕技艺等耳濡目染、饶有兴趣。1993年,刚满17岁的董锦灿参与雕刻的一个汉白玉作品《弥勒佛》获得当时诸多中国玉雕大师的认可,该作品后来还被一名香港客商收藏。
自小热爱雕刻的他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去部队当了兵并进入军校学习。随后,他一直在军队、边防部门工作。
不过让他惊喜的是,他在当兵期间有机会修习了绘画,获得较好的美术功底。随后的十几年里,他工作之余,陆续创作了不少作品。尤其是他在惠安边防部门工作时,空余时间就向当地的石雕大师请教、切磋。
伴随雕刻技法的成熟,拥有数千件大大小小玉雕作品的他创作不断,如今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玉雕师,作品在第十六届中国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第八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博览会等展会中,斩获金、银、铜等多个奖项。
玉雕师董锦灿在雕刻。 廖静 摄
“对玉石雕刻的创作者而言,十分强调‘一相抵九工’。”如今,他对于玉石雕刻的“秘诀”也有了自己的见解:无论从形状的取舍、色彩的巧妙运用、纹理的灵活点化,都要认真地处理,想方设法挖掘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一个叫“花果飘香”的作品中,他针对翡翠毛料的形状和玉石的颜色情况,反复构思,并研究多种花卉的特征,最终选择了莲花、太阳花、百香果作为花篮中的主题花;而花篮里花藤穿插,疏密有序,可以看出他镂空雕技法的娴熟。
切、蹉、琢、磨……深度挖掘翡翠雕刻技艺的董锦灿,注重技法之余,也用心研究中国文化内涵,努力提高作品的意趣。
编辑:陈佳
关键词:70后玉雕师 精琢生活 自学成才 17岁作品获认可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