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让书法走出书斋
——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
“中国书法发展至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实际生活脱节。书法的实用价值丧失殆尽,仅余下作为艺术的审美价值。”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前,陈振濂重提书法的记录功能。
陈振濂 资料照片
“书法不应该仅是抄录唐诗宋词、无关时事的雅玩,它应该恢复原有的记录时代的人文功能。我们应该把书法从文人自娱自乐的书斋中拉出来,走向火热的当下社会生活,直接用书法艺术来记录与反映民生诉求,反映时代主题。”陈振濂直言,“若说今天书法不及古人,我以为,首先不是输在笔墨技法上,而是输在文献与文史的价值上,古人的书法是历史的承载,书可证史,今天的书法只是观赏品和雅玩。”
从2002年开始,陈振濂就身体力行,用书法同步记录时代。他每天写一则书法作品,主题就是当天社会发生的事情。“你去看《兰亭序》,也就是古人即兴抓起毛笔,记录一些当时的场景和感悟。只不过民国以后,我们开始用钢笔写字,不用毛笔了。现在又是互联网时代,用电脑、手机打字,我们就把用毛笔记事这个传统丢掉了。平时,我会拿张纸,看报纸上今天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拿毛笔写下来,尽量以文言文写出,因为白话文句式繁复,还有标点,书写形式不漂亮。我用文言文写出我对今天社会事件的感想。”
如今,已经过去五年,陈振濂留下了厚厚的上千卷作品。政治、时事、文化、民生等都是他的主题,以行草隶篆写就,赋予传统书法艺术以可读的时事内容和民生故事,贴近时代和大众,为后人留下一份时代的记录和艺术的文献。
陈振濂认为,书法是最不缺少大众的艺术,它比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都更平易近人,更有群众基础。但是,要让书法艺术具有生活气息,成为真正的活的艺术,就不能只停留在书斋艺术的水平。“只有承载历史的作品才能留下来,只有深入生活内核的作品才能感动人。”
面向社会,表现现实生活是书法家永远的母题,走出象牙塔的艺术才有生命力。“古代书法本来就是记录社会时代的书写,但古代没有书法艺术展览,今天我们有书法展览,但却不再去记录时代,与现实社会脱节。故而,在当下的书法艺术展览中,我重新强调对社会责任的承担。”陈振濂期许,书法能走出文人书斋,走向火热当下,将触角延伸到社会各领域。这不仅是书法的人文精神所在,也是艺术家应该具有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本报记者 郭 超)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陈振濂 书法 书斋 审美价值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