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绝美背后的秘密
在前不久结束的G20峰会上,龙泉青瓷作品《春满江南》亮相萧山国际机场G20元首厅一号大厅,以供到杭州参加G20峰会的国家元首和贵宾欣赏。在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中,有三个是以青色闻名于世的。这里的青色,是“雨过天晴云破处”,也是“千峰碧波翠色来”。这里的青色,是儒家的君子之道,是道家的自然之道,也是释家的顿悟之道。
神秘釉水造就绝美青瓷
青瓷的美,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它的色彩,龙泉的青瓷匠人们,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釉水配方。
在宝溪的溪头村,有一家专门烧制冰裂纹的作坊,作坊主人名叫金学奇,他和弟弟一心想烧制出最好的冰裂纹。现在已经是金老师烧制冰裂纹的第五个年头了,如今的他还在不断研究、实验各种釉水配方,期许着烧制出最完美的冰裂纹。环顾金老师的家,就可以看到许多记录着釉水配方的小型瓷片,那是金老师用来记录实验成果的标本,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小瓷片中,总会出现那个金老师期待已久的属于绝世冰裂纹的瓷片。冰裂纹所用的釉水,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釉水,需要与烧制的温度相配合,才能烧制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聊到青瓷的釉水,就不得不提到李震老师。作为龙泉四大青瓷家族之一的李氏家族传人,在家传配方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从收藏的古瓷片中吸取养分,最终调制出一种令人过目难忘的、属于李震自己的釉水。凭借这种特殊的釉水,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他的作品《春满江南》荷叶洗,被放置于西湖厅正面中央沙发茶几之中,供各国元首和贵宾鉴赏。
瓷土成龙泉风骨之源
坯料,是制作瓷器坯胎的原料。龙泉青瓷的坯料,尤为重要。制作瓷器的坯料,主要成分是瓷土,这是一种含有大量石英和一定数量高岭石与绢云母的矿物。这些矿物给了坯胎极高的可塑性,同时也为烧制过程中与釉料的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孔隙度。
陶瓷制作,对坯料细腻程度的要求极高。最初的瓷土是块状的矿物,拿到瓷土的第一步,是做粉碎处理。经过装置击打粉碎,瓷土可以达到初步的要求。在完成粉碎处理之后,需要加入其他矿料进行调制,比如龙泉当地最具特色的紫金土,是哥窑瓷器“紫口铁足”的来源之一。调制完成的坯料,还需要经过淘洗过滤,将颗粒较粗的原料筛选出去,留下最为细腻的坯料备用,再将这些细腻的坯料炼制成陶泥,就可以开始坯胎的制作了。
火候助青瓷烧泥成玉
在古代,龙窑的烧制过程非常复杂,耗时较长,难度较大。由于没有现代化的仪器做参照,对温度的检测完全靠原始的釉照——一个小小的瓷片,通过查看这个瓷片釉色判断其他瓷器的釉色来完成,即使这样,烧制的结果也充满着不确定性,比如因为窑内温度不均匀造成的颜色差异,因为胎釉收缩比的差异产生的变形,甚至温度太高造成的釉水与底座发生粘连。可以说龙窑烧制对火侯的把控,全靠窑工们多年的生产经验判断。这些因素注定了柴窑烧制的成品率不高,出精品的可能性更是少之又少。
在几十年的从业过程中,陈先明老师曾亲眼看着满山的龙窑逐渐消失,变成一座座房舍,跟习惯于现代化工艺的年轻人相比,陈先明老师更愿意守着村中这座古老的龙窑,守住这段曾经被淹没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历史。
现代化的气窑造型就像一只大烤箱,浸完釉的瓷器需要在这个大烤箱里坚持将近40来个小时的时间,其中一半用来烧制,一半用来冷却。
至于变形和粘连,变形的原因来自釉料与瓷土之间的收缩比问题,而粘连问题也与釉料的配方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为了达成某种颜色和效果,这两个问题即使在未来也无法避免。只能将它们算做是一种为了变美而付出的代价。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一些烧制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也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徐定昌大师的博物馆里有一件作品,一瓶一罐一杯相互依偎,釉水也粘连在一起,就像一个三口之家,妻子靠着丈夫,儿子依着妈妈,浑然天成,血脉相连。据徐老师介绍,这件作品叫《天伦之乐》,是在烧制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瓶子倾斜,三件器皿的釉水粘连在一起,虽然一下子毁掉了三件作品,却也因此而成就了另外一件不可复制的艺术作品。(李业)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青瓷 龙泉青瓷 釉水 五大名窑 龙泉风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