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东京审判的意义不容淡忘
伴随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东京审判的深远意义将从中显露得更为清晰
“庭长先生,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审判,因为我们逐渐成为保护我们文明世界不因为战争而走向毁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正义来惩罚那些已经造成并且给文明带来巨大灾难的个人,正义本身将沦为笑柄。”
这是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首席检察官、美国人季南在东京审判开场陈述中的一段话。今年11月12日,在上海举行的“东京审判与世界和平国际学术论坛”上,曾亲身参与东京审判、95岁高龄的高文彬教授引用这番话,向与会者强调东京审判的极端重要意义。
2016年是东京审判开庭70周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使发动侵略战争、双手沾满受害国人民鲜血的罪魁祸首受到应有惩处,伸张了国际正义,维护了人类尊严。有学者指出,东京审判“是比战争本身更为深入的清算。因为它动用的不是军队,而是法律;它不仅仅着眼于当事人本身,更昭示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正如参加这场研讨会的各国专家在各自报告中所指出,东京审判的价值体现在不同维度上。从国际政治的视角看,东京审判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道奠定了战后亚洲国际秩序的基础。
从国际法视角看,东京审判体现的不是“胜利者的正义”,而是“正义者的胜利”,发展了罪刑法定主义原则,且促成了战争非法的共识,其适用的“侵略战争罪”“反人道罪”“个人为战争罪行负责”等概念,无论在国际法的理论上还是在国际法的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从历史视角看,东京审判具有“记录”功能。各类审判资料基本概括了日本19世纪20年代末到1945年战败投降期间的历史,特别是日本统治者策划、实施对外侵略战争以及在战争中犯下的种种罪行,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历史资料库。东京审判依靠详实的资料和证词来证实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犯罪行为,并通过审判来警示世界、警示未来。
关于东京审判的研究,不仅关乎学术,也不仅关乎历史。就二战后东亚政治来看,对待东京审判的认知态度,几乎成为日本政治生态的“检测器”。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国内否定东京审判的言论整体并未形成气候。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右翼试图对战后政治进行“总决算”,否定东京审判的思潮逐渐抬头。90年代以来,日本努力争当“政治大国”,否定东京审判的思潮随之充斥到政治、思想、学术、教育、文化等各领域。过去几年中,日本政坛右倾化进一步加剧,以至于质疑东京审判的言论不时从当政高层口中冒出,参拜靖国神社等实质上否定东京审判的举动也一再上演。去年夏天,自民党甚至宣布要对东京审判经过进行所谓“调查检证”,充分暴露了其历史修正主义动向。
近来亚洲形势的演进,尤其是日本在突破战后体制方面迈出的一系列步伐,引发了一些人对当前地区秩序的担忧。在此背景下,地区各国共同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对于化解焦虑、确保格局稳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正确的方式对东京审判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再思考,是东亚各国与国际社会在当下乃至今后都需要常做的功课。
一位日本记者在东京审判开庭第一天曾作出比喻:“每一幕都恰似观看莎士比亚的名剧。”莎翁戏剧的独特魅力之一,在于超越历史的启迪性。伴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东京审判的深远意义也必将从中显露得更加清晰。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14日 03 版)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的意义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