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致公党连秀祥:警惕溃退中的农村基础教育
十几年来,国家出台不少制度、政策、措施来保证、扶持、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诸如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实现中小学就近免费入学,广大教师支农支教等等。然而,你如果生活在农村或者对农村教育有所关注,你就会发现农村教育其实正在迅速萎缩和溃退!
据调查,广大农村教育是这样一番景象:中小学校一所一所关门,人去楼空,校园荒芜;显性、隐性辍学率不断攀升;教育思想落后,教育观念陈旧,自我造血功能退化,教学水平和质量每况愈下;尊师重教风气淡薄,怠教怠学之风滋长。
而与其相反的是,城市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学校不断增建扩容,仍然人满为患;各类社会教育机构林立遍布,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各种现代化教育资源不断集聚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经验,不断融入城市教育。
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正迅速拉开,成为更加触目惊心的剪刀差!
出现这样的现象确实让人匪夷所思:一边是农村经济在不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国家对农村教育也在加大扶持力度;另一边则是农村教育在不断溃退。那么产生这种奇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农村教育失去了内动力。早先中专、大学毕业,国家包安排分配工作,农家子弟可借此跳出农门改变命运;而现在即使你是硕士博士毕业你也得靠自己找工作。而且,同样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创业方面,农村子弟相较于城市子弟永远处于绝对劣势。这样一来,农村家庭对子女的上学和升学自然失去了内动力。几乎是在同时,国家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农村子弟几乎不需要什么学历就可以在城镇务工养家糊口。相较之下,对农村家庭来说,教育这种见不到眼前利益的东西自然就可有可无了。
二是城市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掠夺。十几年来,城市凭借自身压倒性的优势,以优惠待遇吸引大量的农村优秀教师进城,造成农村优质师资失血;同时又以优惠条件招收农村优秀学生入城,造成农村优质生源失血。优质师资和优质生源的同时大量流失,必然造成农村教育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国家推进城镇化,大量有条件的农民到城里购房落户,子女随迁入城接受更好的教育。这股涌动的农民入城潮与计划生育带来的低出生率叠加,造成农村教育的空心化。
三是国家基础教育大纲、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的勘定、编制偏离农村教育实际。现行大纲、教材和高考标准高,要求高,容量大,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起点要求非常高,它是基于城市教育发展水平而制定的。而在广大农村,随着优质师资和优质生源的流失,随着教育的空心化,农村教育与现行的大纲、教材和高考已然渐行渐远。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永远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城市立国,也许可以拼个一时繁华热闹;但是如果失去了农村,就可能失去立国之基。而农村教育的溃退,则可能让我们失去农村。欲以农村立国,则必先固农村教育之基。农村教育强则农村强,农村强则国强。
中国教育的未来在农村,中国教育的良心也在农村!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教育这棵大树如果失去农村这片广袤的沃土,它将永远不可能枝繁叶茂。因此,我们必须警惕正在溃退中的农村基础教育!( 致公党福建泉港总支 连秀祥)
编辑:韩静
关键词:致公党 福建泉港总支 农村基础教育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