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引进海归人才,建设“双一流”高校

2016年11月16日 15:42 | 来源:新快报
分享到: 

10月19日,在中国国务院推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一周年之际,神州学人、广州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及中国教育在线在广州共同举办了2016年高校人才服务交流暨广东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果发布会。近些年来,海归人才一直是国内高校引进人才的主体。据广州留学人员服务中心郭宁部长介绍,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项目每年选派去全球top150院校公费留学的人员6年来已有200余人,其中90多名已学成回到广州,他们中60%以上都在广东的知名高校服务。

据了解,不同于高校传统的引才模式,中国教育在线与神州学人从高校人才需求出发,提出“信息发布服务”、“半猎头服务”、“走出去·引进来”三种全新的引才合作模式,为高校猎取更多优秀人才。截至目前,在中国教育在线人才服务高校中,国内985高校超过70%,211高校超过80%,普通高校超过40%。

引进国际人才进高校,高校会有怎样的评价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郝志峰表示,学院最看重海归从海外毕业的学科排名,是否有自己独立的、受保护的专利,专利与原有技术和工作之间的相关程度如何,是否能充分发挥所学等。“学校会根据海归人才的见识,为他们打造配套的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高校层次人才引进与服务中心主任李培经也介绍称,学院如今引进的高层次人才100%具有海外背景,并且全是海归博士。

不过,在暨南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处长王兵看来,高层次人才也要打破“只引海归”的规则,让海归与本土高学历人才同台竞技。他认为,海归的国际化水平高、视野广,具备更先进的学术理念,能带来先进的管理,促进制度改革。但是,海归也要适应国内的环境和制度,“在申报项目时,不少海归甚至连标书都不会写。”他提醒,海归人才还应加强与国内学术圈的交流,融入本地同行,同时继续加强与海外学术圈的联系。据悉,暨大鼓励国内博士“走出去”,要求申报正教授者必须出国交流一年,这些举措也是为双向加强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编辑:韩静

关键词:海归 双一流” 引才合作模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