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解读 解读
无法执行的法院禁令只会消解司法权威
广州一位章姓男子醉酒后,不仅追打路人,还不配合警察执法,造成警察受伤、执法记录仪及个人手机等物品损坏。近日,广州市从化区法院认定章某犯妨碍公务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禁止章某在缓刑期内饮酒。这是广州从化法院首次发出“禁酒令”。
法院向被告人下达禁止令,是有法律依据的。刑法及相关法规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而“情节严重”主要是指三次以上违反禁止令。因此原则上说,广州从化区法院的上述判决于法有据。
但是,这一判决仍然引发了网民的大面积吐槽。大多数质疑意见的主要理由是,禁止饮酒无法监督,咋执行?总不能派警察24小时跟着那个章某吧?这禁令简直堪比罚酒三杯,可以上娱乐版了。至于对某一个特定的人禁酒是否合法,一年后他是不是就可以“合法”酗酒了,倒没人深究。
不过,网民担心该禁令难执行倒是颇有其理。禁止令是一种配合刑罚起辅助预防作用的强制性约束措施,强制性显然是其最大特点。一个没法执行,或者说执行难度太大的法庭禁止令,它的正面效果肯定低于负面影响,因为没法执行的判决必将沦为废纸一张,后果之一是削弱司法的权威。
法院向当事人下达禁止实施某种行为的指令,这是一种国际惯例。在国外,禁止令一般针对家庭暴力和邻里纠纷等轻微刑事和民事案件,比如禁止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联系、禁止其出入家庭住所、禁止其将子女带离某地等,主要用来确保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制止邻居间的恶性纠纷。这些禁止令都有一个共性即可执行性,一旦违反很容易受处罚。
从化区法院禁止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饮酒,却很难执行到位。饮酒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私密活动。他在家里喝,既无人监督,又没法取证。即便是在餐馆那样的公共场合喝酒,也同样没辙,毕竟法庭不可能给他戴个紧箍,还要在上面大字书写判决内容,留下举报电话。这样的禁止令,真还不如不发出。
或许有人会说,国外也有不少奇葩判决。比如2012年2月,美国佛罗里达州47岁的乔瑟夫·布雷因轻微家庭暴力被控,法官约翰·赫尔利一心想让夫妻俩和解,于是裁决“布雷必须到某个地方买一些花,然后必须回家接他的妻子,打扮好,然后带她去红龙虾餐厅,之后他们必须去打保龄球”。这裁决很明显是可以执行的,而且执行过程还相当温馨;再说,该案也够不上刑事处罚,法官与其说是在判决,不如说是在调解。
英美国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较大,那是由其特有的法律文化和宗教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因此他们偶尔来点“奇葩判决”并不违规逾矩。但中国是个制定法国家,法庭的一切判决(裁决)都要实质上于法有据。这个法,不但指具体的法条,也包括法理。一切判决都要可操作,这是最基本的法理之一。否则,法律文书必然会变成“一张轻飘飘的纸”。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禁止 执行 法院 判决 法执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