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心脏病康复宜多吃全食物

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专家支招心脏病患者如何享受美味

2016年11月21日 22:43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1月21日电(记者 李木元)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绝大多数慢性病来说,医生都会开出一个生活方式处方——管住嘴、迈开腿。古人云:“食、色,性也。”爱吃美味乃人之天性,不管是健康人还是生病的人,如果让他抵制住美食的诱惑,这个人的具有多大的毅力。生活中不是没有,但是少数。而且即便做到了,生活将黯然失色。心脏病患者就处于这样的境地。

在11月16日阜外医院举行的“阜外健康宣教日——走近百姓”活动中,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助理冯雪表示,健康和美味不是反义词,不赞同心脏病患者在康复期间拒绝美味。美味是坚持战胜疾病、实现身体康复的动力,只要坚持均衡、当令原则,适当多吃些全食物,对身体康复是有好处的。

02(1)

均衡,即保证食物的多样性。所有人,不管是健康人,还是患病的人都应坚持这样一个原则。一般来说,每天摄入事物的种类达到20种最好,而且五颜六色的食物都应吃一些。

这里冯雪特别强调摄取食物一定要借鉴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庸之道,即不能不吃,但也不要过量。她的一个患者听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每天吃坚果,不但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于是每天吃好几种坚果,每种都吃不少,3个月后发现身体更胖了,而且血脂还高了。

这就是典型的过犹不及。坚果美味,有利健康,但其属于高脂肪、高能量食物,每天食用量不应超过单手一捧。

阜外医院专家健康讲座现场

阜外医院专家健康讲座现场

当令,即顺时、顺势、顺应自己的体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饮食也是如此,要尽量多吃应季食品,而且要适合自己的体质。比如夏天可以适当多吃些西瓜、甜瓜等食品,消暑解渴;到了秋冬季,就尽量少吃。对于糖尿病患者,就要控制香蕉、甜点等含糖量较高的食品,避免血糖增高。

全食品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全食品就是完整的食品,是没经过精加工保留食物原来营养元素的食品,包括全谷物、全水果、全蔬菜等。冯雪说,食物不是越精细越好,这样会损失很多营养物质。比如苹果,如果能确认其表皮没有什么农药残留,最好连皮吃。吃米尽量多吃些糙米,这样维生素B会多一些,还会增加膳食纤维素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有人说,糙米太难吃了。冯雪在美国效仿导师吃了一年的糙米,确实有点难以下咽。后来,她把糙米打成杂粮糊糊,里面还可以放点水果,美味又健康。所以,美味要靠思考。换个方式,就可以把生活中的美味变成“良药”。

中国人喜欢烹制蔬菜,这样会造成大量营养素的流失。冯雪建议,多吃些水果蔬菜沙拉,不用放热量较高的沙拉酱,滴上点醋、酱油和橄榄油,既健康又美味。

冯雪还提到了营养素补充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保健品。有些人对保健品情有独钟,有些人则厌恶至极,觉着这是骗人的。

冯雪认为,不必为此大伤脑筋。对于能够通过摄取食物保证营养的人来说,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什么营养素补充剂。如果体内确实缺乏某种营养素,通过食物又不能保证供应,可以适当吃一点,但绝对不能仅仅依靠营养素补充剂。

相关链接:

心肺复苏可使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率将提高2~3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心脏性猝死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悉,国内31家医院注册登记结果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每年54.4万例,抢救成功率不足1%。阜外医院急诊室及19病区副主任梁岩教授表示,普及心肺复苏技术可将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率将提高2~3倍。

心脏性猝死具有不可预知性特点。在我国70%~87.8%心脏性猝死发生在院外,如在家里或者、公共场所。

阜外医院护士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技术

阜外医院护士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技术

梁岩表示,心脏性猝死患者在呼吸循环停止后,应在4分钟内进行初级心肺复苏,每耽搁1分钟,抢救成功率就要下降7%~10%,超过12分钟,生存率只有2%~5%。“为了提高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应更突出在院前和社区进行抢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及时到达现场,及时进行救治。”

对于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梁岩说,首先进行前期准备:发现患者倒地,首先需创造相对安全的环境;跪倒在患者身体右侧,左膝平其肩部,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在患者两侧耳部呼唤,判断是否有意识;进行呼救(自己或请身边人员);将患者平放至坚硬平面;检查有无循环的征象(呼吸、咳嗽、身体活动),非专业抢救者不要求判断有无脉搏;若无意识及循环征象,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建立人工循环。

胸外按压要注意:肘关节固定,双臂伸直,且与患者胸壁垂直;垂直下压,深度5~

6cm;下压后完全放松,以利血液回流至胸腔;放松期手不要离开胸壁,减少对胸骨的冲击力;下压与放松各占50%时间;频率:100~120次/分。

特别提示:

消化不良症状或是急性心梗前兆

胸骨后有压迫感或沉重感,放射至右肩臂、颈部或下颚,呈间歇性或持续性;伴随出汗、恶心,腹痛、呼吸困难或晕厥……这些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除此之外,梁岩还提醒,要警惕中上腹疼痛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这种症状不典型,但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前兆。

2015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自2005至2014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2014年我国城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达到了55.3/10万,农村更是高达68.6/10万。

重视早期症状,及时发现、及时救治可以大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不过梁岩表示,出现中上腹疼痛,类似消化不良;胸部刺痛隐痛,程度较重;或孤立性呼吸困难;颈部发紧,牙痛等不典型症状,人们不太容易联想到急性心肌梗死。实际上这些症状也是急性心肌梗死前兆,多见于75岁以上的老年女性,特别是糖尿病、慢性肾衰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等。

梁岩提醒,有上述表现,尤其是典型症状的患者,可含服硝酸甘油片1~2次,并建议尽快急诊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编辑:秦云

关键词: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专家 心脏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