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重新书写”另一个半球的文明
在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中,我一直在寻找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但令人沮丧的是,整个文明的源头乃至七大文明中的华夏文明、印度文明始终处于一片蒙昧之中,幽暗之光不时以专制、愚昧、神秘的色彩闪现。对斯塔夫里阿诺斯而言,它们似乎是难以明亮处理的地域和历史。这在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体系中,其实算是一种常态。
那么,中国人对世界历史会不会有一番“重新书写”?我在大学里开讲世界文化概论时,竟然找不到几本中国学者写的世界历史,最后只得将世界文化概论讲成西方文化概论。在一本大家公认的参考教材中,中国的著者称颂“西方文化辉煌灿烂”,并勾勒了西方文明发展的一条曲线和一个半圆。这条曲线是从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走出去的希伯来文明,是宗教文明。它被希伯来人不断地描绘,最后诞生了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那个半圆则是古希腊文明。虽然有神祇的存在,但古希腊大体是以人的思辨为基础的文化。当这个半圆和这条曲线相切时,便产生了整个西方文明。
人们由此制定了文明的几个标准:青铜器、城市、文字……但这只是西亚、欧洲、非洲、美洲的文明进化图,是一个半球的文明。难道另一个半球始终处于“黑暗”之中?我们的学者能否以多元叙事的角度来重新讲述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进展,而放弃单向度西方思维束缚?这是一个必须重新思考的命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文化自信才有建立的基础。
最近十几年来,有一些学者正在默默做着这方面的努力。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成为我们重新出发的基点。例如,有学者从丝绸之路入手,找到了辽阔的青金石之路,由此打开了更为辽阔的亚欧草原之路。这条道路可以上溯到与希伯来文明同源的苏美尔文明,连接着从帕米尔高原到东地中海之间的广大区域。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能看到苏美尔人的黄金匕首、金碗,能看到北阿富汗的青金石,能看到周穆王不远万里去开辟的玉石之路,能看到亚欧草原带上的各种岩画和神秘遗迹,乃至古代文明史上的各种物华。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俄罗斯、中亚国家的一些学者早在上世纪中期已经展开了各种探索。而当中国的学者将目光投向于此,当整个亚欧草原带上各国学者的研究融汇之时,一条金光灿烂、文明浩荡的通道就逐渐打通。这条大道虽然没有留下什么神圣的经典,却比希伯来人走的那条道路要广阔得多。它是另一个半球上的大曲线。
在这条道路上,最具化石意味的是,语言学家找到了通用的语系,即阿尔泰语系。它是世界七大语系之一。根据分析,这种语系包括60多种语言,囊括人口约为2.5亿,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亚、土耳其、蒙古国、俄罗斯、伊朗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
从语言学出发,还有文化学者发现全世界神的名字都很相似。比如,水神的第一个字母都是N,中国是女娲,希伯来是诺亚,印度是那伽,苏美尔是纳姆;地神都是G打头;日神要么是S要么是H打头。这些神的名字为什么会相似呢?也许,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史前文明。
这些研究带有很强的假设性,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重要启示,即中国文化并非先前所认为的那样具有高度的封闭性,而是一个与外来文化始终交融的文化体。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上的“自大”与近代以来的“自卑”心理交织,导致我们有意无意地强调中国文化的封闭性、独立性和自在性,而很少将目光放诸全球。事实上,中国文化从古至今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一极,它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参与到世界文化的演进,始终在为人类文化的丰富而贡献着自己的那份精神。
如果我们以一种全球史的观念去看待古代的历史,就可以发现历史完全可以重述。比如,有关丝绸之路的开通,一般的说法是始于汉武帝时期。但近年来学者们发现了一条玉石之路,它从周穆王会见西王母开始。到了汉代,亚欧草原基本上为匈奴所控,中国的北方和西方再次受到侵扰。打败匈奴、凿通丝绸之路,实际上打开了中国与广阔亚欧草原大陆连接的通道。此后的每一次朝代更替,基本上都是亚欧草原部族与中国农耕文明再次融合的契机。到了成吉思汗时期,亚欧草原大陆第一次被蒙古人真正地走了一遍。但因为我们始终在中国的区间内来认识世界,所以不能站在“世界之巅”去观望世界与自己,从而对真正的全球史知之甚少,实在是一种遗憾。
当我们认识到亚欧草原之路是比希伯来迁徙之路要广阔得多的一条世界文明通道之后,再来看丝绸之路,就能够意识到它是中国汇入这条文明通道的一条支流。这条支流意义不同一般,因为在北方草原民族眼里,中国既是庞然大物又是文明之邦。于是,中国就成了类似于希腊意义上的另一个圆。
所以,我们至少可以这样来重新描述世界史:整个世界文明史,分为西半球(西方)和东半球(东方)。西方的文明由希伯来文明这条曲线与古希腊文明这个半圆构成,它的一端是西亚,一端是希腊和罗马。东半球的文明则由一条广阔的草原之路这条粗犷的曲线和中国这个半圆构成,一端也是西亚,另一端则是中国和印度。它们都给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自身的智慧。
如此来叙述,也就能理解今天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了。它正是沿着早已发现的亚欧大陆这条古道进行规划,不但将古丝绸之路上的西北地区包括了起来,而且也把北方草原连接了进来。这是自古以来就形成的东方文明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是在积极、主动地推动新一轮全球化运动。在这个全球化运动中,需要一场全球化文化叙述,需要重新构建中国乃至亚洲在世界文化版图中的位置,以此为新秩序构建和文明对话提供不竭动力。
(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全球通史 华夏文明 中国 一带一路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