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日媒:中国成为宇宙强国的推动力 势头与美国不相上下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冷春洋】《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1月22日报道称,中国的宇宙开发正以迅猛的势头推进。10月17日发射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11号”搭载两位宇航员返回了地球。中国并未加入日美等国运营的国际空间站(ISS),力争最早于2020年自主建造宇宙空间站。中国的技术实力和成果达到什么程度了?
“神舟11号”发射2天后,与事先发射的宇宙实验室“天宫2号”成功对接。2位宇航员在太空停留约30天后返回地球,创中国航天员在轨停留最长时间纪录,中国“飞天”的宇航员达到14人。
熟悉中国宇宙开发的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研究开发战略中心的特聘研究员辻野照久表示,今年对于中国来说是航天事业“飞跃式发展的开局之年”。原因是支持宇宙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正迅速推进。中国的宇宙开发从1959年代开始。70年代成为全球第5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2003年成为全球第3个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最近20年接连获得了载人飞船、宇宙实验室的开发以及宇宙飞船的对接等核心技术。
与美国不相上下的势头
进入2010年代之后,2011年中国的火箭发射次数超过美国,2012年人工卫星的发射次数超过俄罗斯。今年的26次发射计划中,9月之前已发射了14次。与16次的美国和14次的俄罗斯比肩。
那么开发为何如此顺利?辻野指出,首先,在国家的主导下明确提出了长期目标。中国政府直属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表示,要在2030年之前向月球、2050年之前向火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此外,对于国务院截至2025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国有企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制定了5年期的计划。军队提供人员和资金支持也是实现顺利开发的原因之一。似乎可以说,是国家主导的计划加上在军队的支持下持续推进开发,让中国实现了其他国家因要考虑经费与效果的平衡而办不到的事情。
最近的计划中值得关注的是探月。在2030年实现月球载人探测的目标下,计划2018年之前发射探测器“嫦娥4号”,这将是全球首次着陆月球背面,还将挑战带回样品。成功的话,将看到继阿波罗计划以来,时隔约60年人类再次降落月球的可能性。
辻野表示,要想稳步达成目标,似乎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精度等。火星探测等未知领域的计划能多大程度自主推进将考验中国真正的实力。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国 宇宙强国 与美国不相上下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