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打女生拍视频传网络 三行凶者获刑
■ “105中学女生遭同学围堵轮扇耳光”追踪
去年4月16日,网上流出一女生遭多名学生掌掴的视频(新京报2015年4月18日报道)。昨天上午,这起校园暴力引发的刑事案件在海淀法院一审宣判,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三名打人者8到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海淀法院将于近期向海淀区教委发送相关司法建议,并表示愿与区教委形成合力,共同采取措施,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
女生遭掌掴视频 网传引关注
2015年4月16日,一段与校园暴力有关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中,一女生边动手边叫嚣谩骂,一女生则遭多人掌掴,该视频引发热议。北京市第105中学随后回应,确认视频中被打和打人的两名女生系该校学生,学校以及海淀区教委、警方均已介入调查。
昨日,海淀法院对该校园暴力案件进行公开宣判。据了解,这起案件发生在校园周边,除刘某某、邬某某、贾某三名被诉寻衅滋事成年人外,其他参与人员多为未成年学生。此案因部分作案视频被上传网络,引发了社会对校园暴力案件的普遍关注。
据了解,该案系未成年学生间的琐事纠纷所引发,但双方未采取妥善方式处理矛盾,反而借助“找人替自己出头”以向对方示威等方式,致使矛盾不断升级。案发当日,三被告人在他人纠集下,伙同多名未成年学生随意殴打涉事女生,并将殴打过程拍摄成视频上传至互联网。
三获刑者均18岁 两人是女孩
经海淀法院审理查明,2015年4月16日17时许,均为18岁的被告人刘某某、邬某某和贾某伙同多名未满18周岁的多人,在北京市海淀区海洋馆北侧紫御府附近,无故对15岁女生进行殴打,情节恶劣。其中刘某某与邬某某均为女性。
三被告人于2015年4月18日经公安民警电话通知后主动投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案发后,三被告人及部分未成年同案人通过经济赔偿、赔礼道歉等形式获得被打女生谅解。
法院经审理认为,三被告人无故随意殴打未成年被害人,情节恶劣,均已构成寻衅滋事罪,考虑三被告人具备自首、获得谅解等量刑情节,并结合其各自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判处被告人刘某某有期徒刑8个月,判处被告人邬某某有期徒刑6个月,判处被告人贾某有期徒刑7个月。
法院将向教育部门发司法建议
据悉,海淀法院近期将向海淀区教委发送相关司法建议,希望与区教委形成合力,共同采取措施,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该司法建议拟提出,结合典型案例集中开展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系列活动,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遵规守法。同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广大家长要增强法治意识,加强对孩子的管教,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
海淀法院介绍,作为高校集中的“学区”,法院结合辖区中小学众多,在针对校园暴力的问题上,法院采取“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探索出了“2+3+3”的校园暴力预防机制,即以法制校长和亲职教育两项特色工作为抓手,针对学生、家长、老师三类重点群体,采取家庭、学校、法院三位一体的多维度、立体化措施防控校园暴力。
■ 追访
法官:止暴需保护惩戒双管齐下
日前,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其中强调各地要把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刑法》对校园暴力的惩戒力度过于温和,司法实践中对实施校园暴力的未成年人,大多判处缓刑或者定罪却免予刑事处罚。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目前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情节轻微的不予起诉或者暂缓起诉。
一位负责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法律的“宽松”一方面保护了未成年人的权益,但另一方面却使得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惩戒。
“一些触犯法律却没有被起诉的未成年,人只能由学校进行约束和规范,这对不良行为惩戒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该法官认为,在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惩戒手段方面,目前的法律法规仍有完善的空间。
■ 分析
高一下学期为校园暴力高发期
“未成年人对幼童或者同龄人施暴,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其行为模式均是来自于效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王健分析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孩子的行为是对父母或者其他成人行为的效仿,因此家暴在施暴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较为频发,另外未成年人容易对流行文化进行模仿。
王健介绍,从心理学上分析,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是一种“品格障碍”,而这种“品格障碍”演变成人格障碍或者罪犯的例子屡见不鲜。在初中到高中阶段,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成长,以上的两类未成年人逐渐会采取产生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从欺骗开始,进而演变成暴力。“是希望在一种非主流的价值体系中,通过别人的惧怕获得尊严。”
另据前述法官说,从法院的审判来看,未成年暴力犯罪的案件集中在高一的下学期,这个时候不少未成年人彼此之间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已经逐渐熟悉,开始互相成立帮派共同实施一些暴力行为。
■ 数据
校园暴力未成年人“犯案”超6成
今年5月31日,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近五年来北京法院审结的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情况。
五年间,全市法院共审结校园暴力犯罪案件近200件,校园暴力犯罪主要集中于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斗殴罪,三类案件累计占比78%。约有70%的案件系共同犯罪案件。从犯罪主体上看,未成年人约占校园暴力犯罪总人数的62%,其中男性占绝大多数。
校园暴力案件被害主体绝大多数系在校学生,约有14%的案件,被害人受到扇耳光、泼冷水、烟头烫、拍裸照等较恶劣的侮辱手段。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校园 暴力 法院 未成年人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