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北京多项非遗面临后继无人 政府回应:将留存影像
绢人、蜡果、联珠快书……这些非遗项目作为北京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密码,多项如今已濒危。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非遗”已无传承人在世,或仅存一人。
西城区刘秀华的家中,刘秀华制作的蜡果水蜜桃。记者 李飞
昨日,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果制作传承人刘秀华的家中,刘秀华正在制作水果蔬菜。
专家表示,随社会生产方式变迁,“非遗”的流失不可避免。有数据显示,在非遗总量占北京市三分之一的西城区,“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约达65岁,由于历史原因,已“部分失传”项目目前达到10个。为此,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徒、抢救性拍摄等形式,试图为“非遗”手艺延续文化基因。其中,西城区拟通过影像资料的形式,为部分濒危“非遗”拍摄教学片。
“蜡果”制作者全北京仅存一人
近日,66岁的刘秀华刚刚完成了8只蜡制“芒果”的上色。这是老人为今年庙会做的准备。如今,作为蜡果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刘秀华是北京目前唯一能够制作“蜡果”的手艺人。
蜡果曾是不少老北京人家中的装饰品。这些用蜡制作的苹果、橘子等各类水果,其形状色泽均与真实水果极为相似。
据刘秀华老伴聂福麟查阅相关文字考证,我国从宋朝时就有了蜡制品。清朝末年,蜡果已出现在北京的市集上,之后,部分手工艺者开始成立作坊工厂,扩大蜡果生产。
多项“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
面临失传的“非遗”手艺,远不仅是蜡果。记者调查发现,北京绢人、联珠快书等非遗,均已进入“濒危”状态。
在北京,总量三分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在西城区。据官方统计,该区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6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67项、区级非遗保护项目162项。
数据显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目前为200余人,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岁数普遍偏大。由于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或有的陆续去世等原因,目前传承能力较弱的非遗项目,占到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需要社会给予关注。
2013年,西城区专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度,推出一系列保护措施。
其中,最亟待保护的为“部分失传”项目,传承人或已经去世、项目无人传承,或年迈体衰,或仅有一个传承人,这样的项目目前有10个;其次是“濒临失传”项目,传承人健在且有传承能力,但不足3人,此类项目目前共有30个。
■ 举措
濒危“非遗”将留存影像记录
北京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曾介绍,他们为雕漆技艺等急需保护的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徒。今年内,市文化局还将完成部分“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
记者了解到,为挽救“非遗”文化基因,西城区启动了“黑匣子保护体系”。对于目前名录中的10项部分失传项目与30项濒临失传项目,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将通过影像、文字等方式,为其留下“基因库”,让未来对非遗仍有兴趣的年轻人,可以接触或学习到非遗项目的知识与技巧。
目前,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正在为部分濒危非遗项目拍摄专题纪录片。从目前已经制作好的几部纪录片来看,内容包括项目历史渊源、传承人及专家访谈、项目整体结构及教学等详尽信息。
■ 焦点
“非遗”都面临哪些困境?
1 成本高昂 变现能力有限
2006年,由西城区(当时的崇文区)申报的雕漆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雕漆工艺,其所耗原料与时间均不菲。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飞介绍,雕漆在胎上涂积漆料时必须逐层进行,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如此循环,每天只能刷1到2层。涂漆完毕后,再以刀代笔,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纹样。一系列工序下来,有些工艺品需要2到3年时间才能完成。
此外,因为运用纯天然原材料,成本也十分高昂,“一克雕漆可能比一克黄金还贵”。杨飞告诉记者,雕漆漫长的工序与昂贵的身价,遇上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偏时尚简约的公众审美,在市场上未必“吃香”。有些手艺人想做一个雕漆的展览,但因无法对单个作品进行展出,而若展出较多作品,成本则负担不起,因此一直难以实现。
2 社会变迁 渐失“用武之地”
有业内专家表示,非遗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与载体。不过,由于生产生活改变等各种原因,个别非遗的确面临失传的困境。
以“蜡果”为例,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水果曾是老百姓吃不起的奢侈品,以假乱真的蜡果因此拥有其民间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蜡果的身影渐渐从百姓家庭中淡出。
蜡果的制作工序复杂。刘秀华介绍,从制作模具到灌蜡、上色、风干,一个蜡果的完工需要半个月左右时间,且对制作者有着美术功底上的要求。直至目前,她仍没有确定蜡果技艺的传承人,对于何时能找到、或者到底能否找到,她心中没谱。
专家认为,非遗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很多会适应时代发生相应变化。不过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度”,因不同项目的情况而定。“有些项目传承得很好,比如传统民歌,我们对它进行创新,效果很好,但是很多项目历史底蕴深厚,目前都没有继承好,怎么敢说去创新?”
3 传承辛苦 难寻后继人
2014年,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被评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传统“手艺活儿”与车间工业生产不同,比起精准的参数,更依赖师傅的个人经验。一得阁总经理王杰以制墨过程中的蒸胶为例介绍,蒸胶讲究“火候”,火候掌握得如何,决定了能否生产出高品质的墨汁,而这个火候只有具备经验的师傅才能把握。
王杰表示,车间工作辛苦、骨胶味道难闻,且制墨依赖技师的个人经验,不仅需要学徒有足够的天分,还需要吃苦耐劳。
为了打破非遗项目此类人才瓶颈,2014年起,西城区每年挑选5项非遗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传承志愿者,目前已为北京内画鼻烟壶、曹氏风筝、传统灯彩等十多项非遗项目招募传承志愿者。
■ 链接
部分濒危的非遗项目
●北京绢人
绢人是美术人形的一种,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历代仕女,戏剧人物和民族舞蹈造型等题材。艺人们经过雕塑、彩绘等十几道工序的精细手工制作,采用丝绸、纱绢等做成栩栩如生的立体人形,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手工艺品。
●联珠快书
联珠快书创始于北京,距今约有二百年的历史,是北京八角鼓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曾流行于北京、河北等地。快书演唱讲究干净利落,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犹如珍珠落玉盘,铿锵有力。
●京都北韵禅乐
禅乐即“梵呗”,是佛教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溯源到隋唐燕乐。禅乐包括赞、偈及法事歌曲等,至元代形成南北曲调。明朝时期,禅乐在演唱风格上形成南北两个派别,北韵禅乐在北方地区广为流传,被北京各大寺院所重。而近代以来,诸多原因导致南韵依然兴盛,北韵禅乐则几乎无人演唱。
●蜡果
蜡果是老北京传统手工艺品,以石蜡和各色颜料为原料,经过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据记载,我国宋朝时期已经出现蜡制品,清朝末年,蜡果已经出现在北京市集上。记者 戴轩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非遗 后继无人 留存影像 文化密码 绢人 蜡果 联珠快书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