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聚·焦点聚·焦点
两岸同胞的宜居宜业热土 平潭综合实验区采访见闻
新华社福州11月27日电(记者宓盈婷)多个行业率先对台开放,创新创业平台日益完善,“闽台一日生活圈”逐步成形……走在对台交流前沿的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近年来不断推进两岸经济、产业、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两岸合作发展道路。
“我上午9点从平潭搭乘‘海峡号’出发,中午12点就能到达台中的家,往返一次只需1000元人民币左右,既方便又划算。”在平潭经商16年的台胞薛清德说。
平潭至台北、平潭至台中客滚航线的开通,使平潭的两岸客运通道效应彰显,“闽台一日生活圈”逐步成形。截至8月,平潭台湾海上直航累计运载旅客达51.77万人次。
为进一步便利台胞来往大陆,平潭率先试点卡式台胞证,并获权为拟经平潭入境的台湾本岛居民办理5年期台胞证。
“卡式台胞证跟信用卡一样大小,携带方便。”台商张舒福去年7月在平潭办理了5年期台胞证,“短短7个工作日证件就办好了,5年内往返两岸免签注,简化了台胞出入境手续。”
随着“台车入闽”实现常态化运行,台胞可以驾驶自有车辆,通过平潭口岸在福建省内自由行驶。
对台海运快件业务,则助力平潭加速形成两岸物流“黄金通道”。去年4月29日,大陆首单对台出口海运快件搭载“丽娜轮”,直航台湾,进入台北港海运快件中心,标志着两岸海运快件正式迈入进出口双向运营阶段。
平潭海关副关长刘春生说,两岸海运快件实现双向运营,无论对两岸交流还是现代快件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72小时内就可实现从客户揽货到用户收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今年11月初,台北至平潭海空联运通道正式开通。该通道计划启动每周五个航次固定航班,共有三艘货轮往返于平潭和台北之间。航线挂靠港口为“台北港—马祖福沃港—平潭港”。
台胞在平潭生活越来越能找到“家”的感觉。在“自贸区+实验区”的双轮驱动下,平潭还不断加大对台开放力度。在这里,两岸经贸、产业、人才融合日益密切,创新创业活力逐渐释放。
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自2014年6月运营以来,已入驻商户266户,其中台资占60%以上,长期或阶段性在该市场工作的台胞约200人。现有14个台湾县市主题馆、226个台湾名品旗舰店和特色商铺入驻。
“这里的店租比外面优惠很多,大大减轻了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来自台湾嘉义的“80”后林智远在该市场经营一家200平方米的店面,主营阿里山的文创产品。
去年8月竣工的台湾创业园现入驻企业171家,已建成1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配套设施正不断完善。
开园当天入驻的福建省两岸金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台资人力资源机构。总经理孟宪霆说,“两岸金桥”多次组织台湾青年到平潭参访,还帮助了2000多名台胞赴闽完成大陆职业技能鉴定。“我希望有更多的台湾青年通过我们这个‘窗口’了解平潭,扎根平潭。”
在平潭,建筑、规划、旅游、医疗等多个行业率先对台开放。
今年1月,两岸合作的平潭口腔医院爱维门诊部开业,引进了3名台湾医师。“看诊流程、消毒把控、服务理念全部比照台湾标准,希望以平潭为起点,探索两岸医疗服务合作新模式。”门诊部经理宋婉君说。
得益于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便利的政策措施,平潭已成为台胞宜居宜业的热土。截至8月底,平潭累计注册台资企业718家,投资总额45.39亿美元。在平潭就业生活的台胞1000多人,有500多名台胞在平潭购房、200多名台生在平潭就学。
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台胞相对集中的社区开展台胞社区试点,聘请台湾社区管理方面的专才担任社区主任或顾问,借鉴台湾在社区管理、中介服务、消防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探索实施台胞自主管理,并逐步发展成为台胞专区,“我们还将加大台湾专才招聘力度,重点引进台湾金融、运输、旅游、医疗、海洋经济等领域的中高层次科研和管理人才”。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平潭 两岸 台湾 台胞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