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山西临汾发现6000年前庙底沟文化史前聚落遗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28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在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桃园村南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聚落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
桃园遗址F2房址俯视全景。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提供 摄
彩陶盆残片。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提供 摄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众考古研究部主任、此次考古发掘项目的执行领队郑媛介绍,庙底沟时期是中国史前文化最繁盛、辐射力最强的阶段,可谓史前文明向中华文明进阶中的重要步骤,其核心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而晋南地区是该中心的一个重要区域。
本次考古发掘地点位于这一核心区域,聚落遗迹丰富且保存较完整,它为深入了解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文化面貌等提供了一批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该遗址的发掘对今后认识同时期同类聚落遗址具有指导意义。
该遗址主要分布于两处台地之上,考古工作从2016年8月开始至今,发掘面积达2500平方米,分三个区域进行。其中属于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的遗迹主要有房址4处、陶窑址1处,以及大量灰坑。出土遗物丰富,有红陶尖底瓶、平底瓶、彩陶盆、彩陶钵、夹砂罐等这一时期典型的陶器残片,同时还有磨制石器、骨器等遗物,各类遗迹现象及遗物真实反映了该地区史前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景。
此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一处大型半地穴式房址,开口形状呈五边形,面积约90平方米,现存较完整的地面、部分墙体、柱洞、火塘等结构。综合比较山西省以往的考古发现,考古人员认为,该房址是山西地区迄今面积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大型房址。
此外,该区域还发现了一些仰韶时代晚期、二里头时期及东周时期遗存。其中,包括11座东周小型墓葬,葬具为一棺一椁,葬式基本为仰身直肢,随葬有鬲、豆、罐等陶器组合。反映出该遗址废弃以后还有各个时期的人群零星活动的痕迹,并在东周时期曾作为一处小型墓地被使用。
目前,临汾尧都区桃园遗址2016年度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关于该遗址范围的调查、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研究解读以及遗址的整体保护规划等工作都有待继续进行。(记者 胡健)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山西临汾 考古 庙底沟文化史前聚落遗址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