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中东当代艺术,打破孤绝状态后该何去何从?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心中,中东这片土地仿佛就是“战火纷飞”的代名词。这片包含了二十多个国家的特殊土地,政治地理区域划分的复杂争端和宗教信仰等问题,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范畴,占据了当今世界新闻的头条。神秘、激进、暴力、宗教化、挥金如土、后殖民地等词汇,完完全全地掩盖了它曾经拥有过的文明璀璨与艺术辉煌,仿佛任何一种归类和历史性总结对它而言,都是过时的陈词滥调。这让人长期无法将中东和艺术两者之间产生关联。
艺术家西丽·娜沙特的摄影作品《穆斯林妇女》
德黑兰当代艺术博物馆
曾被外界长期孤立的中东艺术
绕过政治与宗教纷争,打开艺术史,绚丽多彩的中东艺术依然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据着一席之地。美国历史学家对中东艺术文明有过如下评价:“中东的艺术是整个欧洲中古时期高举文明火焰的巨人,是对欧洲文艺复兴做出慷慨解囊的时代导师。”
上个世纪,外界对中东艺术世界的认识可以说是完全一片空白。一直到90 年代初,西方世界才开始关注中东艺术,有关中东艺术的讯息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这个并不难理解,上个世纪的中东国家都在持续不断地饱受着革命与战乱的困扰。其中,就拿以古波斯文化闻名于世的伊朗为例,尽管波斯古国至巴列维统治时期,那片土地曾经有过高度的艺术文明,但随着1979 年的革命,许多艺术因不符合宗教国情而毁于一旦,甚至被完全否定,很多西方古典艺术藏品被撤出美术馆扔入仓库,不见天日。尤其在宗教领袖霍梅尼掌权后,政教合一的紧张气氛让艺术无法萌芽;加之西方国家的长期经济制裁,艺术更是一度受到了孤立。
“我们曾经拥有过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充满了传说和故事,但文化遗产正在被蓄意破坏。我们被迫正在逐渐集体失去记忆。”一个中东艺术家在2014年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上说道。另外一个方面,外界对中东艺术抱有某种偏狭的成见,阻碍着人们去发掘中东的现代艺术。
德黑兰当代艺术博物馆内部
德黑兰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艺术品
从被西方艺术界认知到获肯定
去年,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副馆长凯瑟琳·戴维女士在尤伦斯当代艺术节上提到:“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蓬皮杜艺术中心就开始了对中东的研究工作,希望发掘一些与西方不同的中东艺术家。”尽管如今中东国家的很多艺术家已经成为了西方艺术界的宠儿,比如西丽·娜沙特(Shirin Neshat)、施拉泽·赫什阿里(Shirazeh Houshiary)、艾米丽·贾西尔(Emily Jacir)等,但不得不一提的是,因中东社会、文化和政治的特殊性,导致中东的艺术被放置在了一个被猎奇的位置,这似乎并不妨碍西方艺术界对中东艺术的肯定。这几年,欧洲国家推出与中东艺术相关联的展览非常频繁,无论是群展还是个展,可谓层出不穷,遍地开花。
2013年,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为来自黎巴嫩的女性艺术家举办了一次个展。随后,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国立美术馆举办的“太早,太晚——中东与现代性”(Too Early, too late。 Middle East and Modernity) 的中东艺术群展中,60 位中东艺术家的100 余件艺术作品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对中东艺术有了更深的认知;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览上的全部中东艺术作品都属于意大利的私人收藏。近些年,中东艺术出现在国际性的艺术博览会上的次数也开始逐渐增加,在意大利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以及巴塞尔艺术展上,中东地区的艺术家,备受西方的关注。
2012年,美国的波士顿美术馆,更在年度两次展览中都推出了中东艺术家的作品。2013 年,纽约的亚洲协会博物馆举办名为“伊朗摩登”的中东艺术展,这是美国博物馆首次举办涉及中东现代艺术主题的大型展览,呈现了1950-1970 年代伊朗的艺术景观。去年,美国洛杉矶美术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 举办了“伊斯兰艺术现在时:中东当代艺术展”(Islamic Art Now: Contemporary Art of the Middle East) 的展览,这个展览是两次系列展览中的第一部分,共展出包括摄影、雕塑、影像及装置等在内的中东艺术家作品。这些中东艺术家大部分出生、居住在中东,也有部分流亡在欧美。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美国洛杉矶美术馆是全美中东艺术的最大收藏机构,他们对中东艺术的收藏依然在不断增加。洛杉矶美术馆CEO 迈克尔·戈万透露:“过去十年,洛杉矶美术馆已经收藏了很多具影响力的中东及旅居海外的中东艺术家作品。它们是馆内重要的一批藏品。”
今年8月,伊朗德黑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Majid Mollanoruzi 表示,德黑兰当代艺术博物馆与柏林博物馆达成协议,明年将其馆藏出借到德国进行展出,其中包括毕加索、罗思科、波洛克、弗朗西斯·培根和莫奈等艺术大师的作品,这些藏品一度被誉为西方国家之外最好的20 世纪美国和欧洲艺术收藏;此外馆藏中还包括苏赫拉布·塞佩赫里(Sohrab Sepehri)、曼苏尔·甘地瑞兹(Mansour Ghandriz)和法拉马兹·皮拉兰(Faramarz Pilaram)等重要伊朗艺术家的作品。与此同时,他们还将前往罗马、柏林、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地进行巡展。
目前,许多国家都表示有兴趣与德黑兰当代艺术博物馆合作。华盛顿赫希洪博物馆和雕塑园(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已经就合作进行了协商,伊朗会将其馆藏带到华盛顿进行展出。目前,德黑兰当代艺术馆正在和罗马21 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MaXXi museum)沟通展出事宜。可见,中东艺术已经脱离了孤绝状态,得到西方艺术界肯定。
德黑兰艺术拍卖会
正在画廊中展出的中东伊朗艺术家作品
孤绝状态后,艺术市场该何去何从
说到中东的艺术品市场,经济较发达的中东国家比如以色列、阿联酋等,他们的艺术作品在美国以及欧洲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市场。因此,答案是肯定的:中东艺术品市场,以伊朗为例,正蓬勃发展,市场趋势一片看好。尽管近几年媒体对中东有大量的负面报道,但不妨碍人们对中东艺术的投资,毕竟中东是一片较大的区域,政局动荡的国家仍然占少数。而文化上的差异,在艺术作品上更能体现独特异域的一面,迎合了一些追求独特风格的欧美买家。同时,随着部分中东国家遭受经济制裁的孤绝状态被打破,大批的欧美买家的收藏触角已经伸向中东。假设你去到伊朗的德黑兰,你会发现酒店房费昂贵,而且如不提前预定将面临客满无房,这都是因为前往中东地区的生意人太多的缘故。另一个方面,中东国家内部的艺术品市场本身也在持续发展。德黑兰当代艺术馆的负责人告诉我们,近几年在德黑兰的艺术品拍卖会上,成交率高达90%。那么,我们好奇地问,买家都来自哪里呢?他回答道:“除去本国的买家,经常出现一些来自阿联酋等国的大买家,他们一来就大批购置伊朗艺术家的作品。欧美也有不少买家代理人在伊朗。”
几年前,在迪拜举行的佳士得拍卖会上,伊朗艺术家作品《墙》以284 万美元拍出,这位艺术家是伊朗久负盛名的雕塑家帕维茨·塔纳弗利(Parviz Tanavoli)。他曾经表示 :“30 年来,外界对我们中东艺术家毫无兴趣,而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想要购买我们的作品。”这并不夸张,抛开通货膨胀引发的货币贬值不谈,近几年中,中东艺术品的价格的确是在节节攀升,个别艺术家的作品更是蹿升好几十倍甚至百倍。
雕塑家帕维茨·塔纳弗利和他的作品
美国洛杉矶美术馆 展出的伊朗艺术家Abbas Kowsari的《无题》(女警察学院系列)
艺术家施拉泽·赫什阿里的雕塑作品《地球是一个天使》
如今,在德黑兰经济较繁荣的北部高档画廊内,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几年以前售价在20 万-30 万美元,而近几年,这些作品价格则直线上升,大部分售价都不会低于2000 美元,甚至更高。因此,前几年,在欧美艺术市场,很多画廊都愿意分一杯羹,比较看好中东艺术家的作品。对某些投资者而言,从前他们投资中东的目标或许是地产和黄金,显然,如今他们发掘到了一种新的投资领域。
伊朗画家法里戴·拉斯(Farideh Lashaie)对中东当代艺术价格上涨如此迅速曾表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伊朗艺术家在国外办起了个展。伊朗的文化曾因古代诗人费尔多希(Ferdowsi)、哈菲兹(Hafez)、鲁米(Rumi)等人闻名于世;而现在,伊朗的当代艺术也开始在国际艺术界占有一席之地。欧美西方人没有想到伊朗也会出现这样现代的绘画和雕塑,这正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德黑兰当代艺术中心的负责人则说道:“尽管艺术品的价格上涨造成了伊朗本土买家相对减少,目前只占市场交易额的5%,但是,艺术市场一直都在发酵,就伊朗当代艺术作品而言,我们从未缺少过买家。”
一方面,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商业画廊逐渐在中东的大城市纷纷发展起来。在德黑兰更是以画廊为荣,仅仅几年之内,德黑兰就拥有了近200 家本土画廊。这些画廊中,私人画廊有60 余家,其他的公共艺术空间则有100 余家,他们散布在城市各处,但大多聚集在经济较为繁荣的北部市郊。
另外一个方面,中东地区因石油带来经济上的繁荣,商业艺术画廊纷纷出现是个必然与此同时,许多有才能的艺术家也纷纷涌现。一些艺术家离开中东前往西方学习发展,力图开辟中东艺术的新天地。另一些艺术家则留在当地发展,对过去和当下、精英和大众的艺术进行深刻探索。
艺术家曼苏尔·甘地瑞兹摄影作品
当中东艺术家在西方不同文化中不断游走的同时,他们的想象力变得丰满。他们打造了新的艺术形式,结合传统进行创新,大批符合西方买家品味的中东艺术作品,出现在了西方世界的视野。然而,很可惜的是,大部分艺术作品由于政治宗教等原因,无法在其本国展出。在伊朗,这是艺术家的一块伤痛。有些艺术家作品甚至只能出现在开幕式上,或者在画廊仅仅展出几个小时,随后作品便从墙上摘下藏进仓库。而有些在公共艺术场所的雕塑作品突然神秘消失,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艺术展览在伊朗被政府部门严格监控着,他们对什么不能展出、什么能够展出,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而中东其他国家或许更甚,艺术家因为艺术作品过于前卫大胆,或是表达太过尖锐和批判,被拘留指控判入监狱,也屡见不鲜。
政治和宗教在中东国家是高度敏感的,具有挑衅性和渎神性的作品会让画廊和艺术家都受到指控。这也就是为何中东有着世界上最大海外流亡艺术家群体的主要原因。总之,目前来说,中东艺术的孤绝状态已经被彻底打破,独特的中东艺术以其政治地域的特殊性在西方艺术市场新颖脱俗自成一家。西方艺术市场对中东艺术品的追逐热潮,目前确实存在,但谁也不知道它会维持多久。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中东当代艺术 打破孤绝状态后 该何去何从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