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给困难群众送去温暖的火焰

青海省政协创新履职为民办实事小记

2016年12月05日 09:31 | 作者:朱文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不是职能部门,手里没有资金项目;并非业务专长,议政建言不同于一线工作———政协该怎样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让他们感到政协就在身边?

几年来,青海省政协在紧紧围绕促进民生改善开展一系列协商、调研、视察、提案等履职工作的同时,创新实践,搭建起为民办实事的新平台。

公益基金送温暖

11月23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河南县政协,县政协代表青海省汇爱公益基金会向当地43户特困群众每户发放了2000元救助资金。这是青海省汇爱公益基金会成立以来第三次在河南县开展的扶贫助困活动。

成立于2013年11月的青海省汇爱公益基金会,是省政协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在热爱公益的政协委员与困难群众之间搭建的一个帮扶平台。基金会的扶助对象是鳏寡孤独老人、主要家庭成员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脱贫的特殊贫困人口以及重度残疾人、因灾因祸因大病致贫的农牧区特困家庭,并重点向青南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倾斜。

基金会扶贫助困,已成为本届省政协工作的一个亮点和品牌。三年来,基金会为全省5561户农牧区特困家庭发放救助金1108.6万元,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青海的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开展了“最美乡村教师”评选,100名农村牧区的优秀教师受到奖励;连续三年实施“育才圆梦行动”项目,资助家庭特别困难的40名大学生完成学业……

委员企业送岗位

一边是有些群众就不了业,一边是部分企业招不上工。社会各界该如何协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一边是困难群众就业愿望强烈,一边是全省三级政协委员中有1200名企业家。政协该怎样在两者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青海省政协主动作为,从2013年4月起,在全省政协系统广泛开展困难群众就业帮扶活动,并在当年10月召开的省政协常委会议上围绕促进充分就业开展专题议政协商。省政协将这项工作作为人民政协服务人民群众的有益探索,作为政协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和重要抓手,通过大调研、大协商、大实践,先后与600多家企业进行了协商,动员企业提供就业岗位6228个。

开展帮扶活动的两年中,省政协组织省、州(市)、县三级政协联动,省工商联及相关方面积极参与,鼓励政协委员中的企业家拿出爱心就业岗位。通过政协协调安排、对接帮扶,有4204名困难群众实现了较稳定就业。

这是一次联系群众的实践,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履职——全省各级政协共组织100多个调研组、400多人参与调研,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座谈会120多场次,实地走访困难群众3000多户。省政协还组成了8个调研督导组,分别联点各州市和省政协委员所在的84家企业。省政协主席仁青加全程参与、积极推动,先后到海东等地调研活动开展情况。

帮扶活动获得社会各界的肯定,产生了广泛影响。已在青海路畅工贸有限公司就业的困难群众索南多杰、杨生英、仁欠措等表示,“政协这么关心我们,给我们做思想工作、帮我们找工作岗位,我们一定好好上班。”

残疾朋友有信心

青海有30多万残疾人,大多分布在农牧区,普遍生活困难,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省政协十分重视和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多次组织政协委员专题调研和视察残疾人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5月15日是我国第26个全国助残日。当天,青海省政协就“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和共享小康”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协商会上,9名省政协委员分别围绕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环境、集中安置就业、农牧区就业创业等问题发言,与参会的分管副省长、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协商。

协商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8月,省政府残工委出台了《落实全省残疾人就业创业重点任务的分工方案》,并将工作进展反馈给省政协。按照方案,省财政厅等部门将于2016年底制定出台青海省《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办法》、《开展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公示实施方案》,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相关制度、优化福利企业发展环境等各项工作,也明确了牵头部门、配合单位、完成时限。

协商会后,省政协还号召省残联、省汇爱公益基金会、各市(州)政协和残联组织,赴全省8个市(州)开展了扎实有效的调研和项目论证工作,确定了12名受资助的残疾人创业代表及资助项目、资助金额。

9月21日,省政协领导与12名残疾人创业代表齐聚一室,倾听他们真情讲述自己的故事,省汇爱公益基金会为残疾人朋友发放了创业资助金。“有了这笔资助金,我就可以扩大残疾人创业福利企业的规模,多招收几个残疾人朋友了,让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绚烂的人生。”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的江西叶巴的发言,代表了大家的心声,也让捐赠者看到了暖暖的希望。

编辑:薛鑫

关键词:政协 履职 为民办实事

更多

更多